浪漫吧!那平凡至極的日常

其實日常的每道風景,是可以很浪漫的。就算很平凡,也可以很浪漫。

這裡我想說的浪漫,並不是指那種戀愛時情人間的氛圍,而是一種象徵、一種精神。

最近,我都在看一本二手書,泛黃而簡潔的封面顯現了它的年代久遠,但久遠不代表該被遺忘,於是被我從二手書店帶回書架上。

這是詩人蕭蕭所著的《現代新詩美學》,顧名思義這是一本談「現代」、「新詩」、「美學」的書。在第一章開宗明義地談完「現代新詩」的定義與定位後,第二章隨即提到「浪漫主義」這在各人文領域都能遇到的名詞。

說到浪漫主義,你會想到什麼?是貝多芬?是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是那幅講著大革命自由女神引領人民的畫?還是東方詩仙李白的五言絕句?

蕭蕭認為,「浪漫主義應該是所有文學的基調。」文學本身的要素,如抒情性、想像力、神秘感,這些都是浪漫主義的象徵。故而美學論者王世德認為,「浪漫主義是按照理想的樣子反映生活」。蕭蕭更直言,浪漫主義「是文學火鍋裡的湯底」

而詩是最能體現浪漫主義調性的字句,故詩人雪萊說:「詩是生活微妙微肖的表象,表現了它的永恆真實」。雪萊的詩追求「愛、真、美、德、樂」。而有一位文學家,張秀亞,她的詩則展現出「聖、美、善、真」的特質,近似於浪漫主義的軌跡。

張秀亞那種詩風描繪的是自然,強調簡單而美麗的本質,更觀察其內裡,帶著一種善與真,讓我們的平凡日常,成為一種唯美。

如這首《花園》

我說:「你的花園已空無所有了。」
「有風,
有雨,
更有冬日的陽光撫摸著
一枚枚頑強的菌子。」她回答,悄悄的。

我說:「你的花園已空無所有了。」
「有青苔,
有砂石,
更有星影顫搖的夜
一聲鸛鳥響亮的鳴啼。」她回答,幽幽的。

看完這首詩與相關描述,其實我的心靈感到大大的震撼。這種對日常的描繪,就算是描繪「空無一物」,也能夠寫得如此美麗!

張秀亞自述創作的過程是「心靈常陷於一種沉酣狀態,夢遊狀態,心靈卸卻了世俗的外衣,而返回於原始的混沌真純」。

我想,我們總是思緒太複雜,而忽略了那些生活最原本的狀態,回到最純粹的自然吧。

常常我會想到以前那些在國文課本讀過的文句,有些明明只是平凡不已的日常,卻可以在那些作家的筆下寫得很生動、很豐富、很雋永,而自己平常在寫文章時,卻總是一片空白,頂多引經據典,頂多堆砌文字,無法去作出本質美麗的描述。

文學本質是浪漫主義的,生活應該也是。

浪漫吧!那平凡至極的日常。要的不是華麗的千變萬化,而是那種「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細膩。我想身為一個紀錄者,一個自詡為「假文青」的我,是該更用心在觀察日常,更試圖從平凡無奇中找出豐富多彩,更凸顯我們的每一天,是多麼的精彩而值得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