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內的安全體系

生命是場沒有終結的競爭。
「當你是個細胞,而你得到一些資源時,總會有其他的細胞也想來奪取你的資源」在威爾斯利學院研究微生物學,有著免疫學博士學位的研究員Kevin Bonham這麼說。病毒、細菌、寄生蟲、菌類,所有的這些,都想要我們細胞有的酷東西,像是營養素、基因複製構造等。它們並沒有想要讓我們生病的興趣,生病,只是附帶的傷害。
令人感激的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保衛著我們。許多種類的細胞在我們的身體巡邏,以防備任何可能的毛病,忽略良性訪客,舉發並拆解病原體。任何過度的,或是適度的反應,都對我們身體造成損害。而維持正確的平衡是保持我們身體健康與感覺良好的關鍵。
說總是比做來的容易。每次我們呼吸、吃飯,或是任何暴露在外面世界的行動,都帶來新的威脅。如今,武漢肺炎病毒持續肆虐世界,我們的免疫系統遭遇了全新的挑戰。
這些細胞如何讓我們維持健康?為何難以訓練它們,隨著疫苗能夠反映的恰如其分?讓我們一起揭開免疫系統的神秘面紗吧!
數據看免疫系統

2種形式:你的免疫系統,包含先天的免疫系統,與適應性的免疫系統,前者對任何基因威脅有所反應,快速且強烈;後者則對特定入侵的病原體做出識別並「記憶」,直到下次同樣的病原體入侵時,做出快速而強烈的反應。
5種: 人體可生成五種類免疫細胞抗體,每一種都扮演防範感染的不同角色,而有時會造成過敏反應。
7-21天: 在最初的感染後,製作抗體所需的時間。
11種: 如今由監管機構認可的武漢肺炎疫苗品種數量。
1種: 被完全根除的疾病,縱使天花不再是個威脅,但我們仍要記得,這是在疫苗發明兩百年後才被根除的。
疫苗如何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抗威脅?

我們免疫系統的獨特性,部分是來自對威脅的猶豫反應。「我們不斷的被微生物攻擊」,Bonham說。
結果,我們僅製造我們身體(幾乎)確認是威脅的成熟抗體。這可能藉由生病或疫苗而來。 疫苗主要有四種廣泛的分類。有些利用病原體自身的修正,有些則使用人造蛋白作為模擬病源體細胞上的蛋白,有些則使用基因遺傳碼 去讓我們的細胞做出關鍵反應。
當免疫系統偵測到它需要疫苗的病原體位置,事情就變狂野。B細胞製造特定的抗體,大部分是Y型蛋白,這些蛋白用來識別可被排除的病原。 初始B細胞製造單一種的抗體,通常並不對病原體有用。
為了提煉抗體讓它們能針對特定病源體反應,B細胞「根本的加速進化過程,或像是微小世界裡的天擇作用」Bonham說。
所以,當B細胞有目的的複製變異,它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當它們最終變異到能製造相應抗體,化學信號告訴其他免疫細胞去促進特定B細胞的複製,結果就是一群待命中的B細胞軍隊,準備去製造有能力去調和真正致病攻擊的抗體。
此外,也有其他免疫系統的細胞幫助控制感染,像是T細胞,與B細胞一樣作為適應性免疫細胞,它們的做法並非阻止病毒進入細胞,而是讓感染細胞直接消亡。
免疫簡史

西元前430年: 亞洲與歐洲醫學從業者發現天花倖存者對天花免疫。
1600年代: 中國佛教僧侶喝蛇毒以抑制蛇毒。
1796年: 愛德華。琴納(Edward Jenner), 一名英格蘭的自然科學家,展現首個天花疫苗實驗,種牛痘給小男孩以預防天花,展開了疫苗研究的新篇章。
1980年: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完全根除,不再有疫苗之必要。
2019年12月: 中國出現首例武漢肺炎確診個案。
2020年4月: BioNTech與 Pfizer公司 展開大規模武漢肺炎疫苗實驗。
2020年12月: 首個武漢肺炎疫苗被緊急授權批准使用。
如今的武漢肺炎疫苗能夠保護我們不受武漢肺炎侵襲嗎?
可能會,至少部分來說。因為還有變體的威脅。
如今,科學家與流行病學家則保持留意武漢肺炎病毒的變體,持續在各地的出現….
Quartz每週一詞系列,翻譯自財經新媒體Quartz的電子報Quartz Obsession,讓人認識各種新鮮、流行的詞彙背後的故事。
更多每週一詞
Quartz每週一詞:地鐵路線圖:地下的設計社會
Quartz每週一詞│Dry ice,乾冰,最冷但最熱門的東西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