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本來有可能因為租約的因素而要搬家的,而在前往看新居時,我除了觀察自己未來的房間如何擺設,也會思考著哪個地方會適合放家裡那隻烏龜的整理箱。
過了幾年,這隻烏龜已經從當初可以塞進放名片小盒子的大小,成長到破千克的體態。他的「家」也越換越大,直到現在,他所使用的,可以說是最大號的整理箱。
然而,這一點都不會給這隻烏龜帶來滿足,加上龜天生喜歡「翻牆」的天性,總是要三不五時給他「出門走走」,才不會侷限那自由奔放的靈魂。
原本,烏龜是和我同住一個房間內的,方便的點在於隨時能留意他的狀況,卻也同時帶給我難以入眠的困擾─烏龜不會叫,但他的殼製造的碰撞聲,在有限的空間內,激盪出烽火般的鳴奏曲。
後來,在某一次看完可能的新居後,卻得到消息不用搬家了,反倒是我家這隻烏龜,要搬動他的家。
一直以來,我不是沒考慮過陽台這個空間,但是考慮到還要將這個純粹拿來曬衣服空間清理一番,以及龜窩例行的清潔可能還要搬動到廁所的麻煩,我一直沒有想要把他的家搬到陽台的想法。
但在這次虛晃一場的搬家未果後,倒是讓我們全家上下又陸續清除了一些東西,整理了一些空間,也增加烏龜搬到陽台的可能性。
於是在2022年4月中旬,這隻名為鳳梨酥的烏龜,正式「搬家」到了陽台。
雖然平常住在水箱中,但有時也會讓他出來「放風」,享受寬廣於他身長不知幾十倍的陽台,盡情地爬行、享受的發呆。此外,陽台更貼近外頭「自然」的環境,也讓他能更享受到部分真實的陽光,以及自然的濕度與溫度。而我也能享受一夜毫無打擾的好眠。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缺點。搬到陽台,意味著我無法就近注意烏龜的狀況,同時也需要面對溫差相對較大的環境以及可能產生的健康問題;還有,相對來說麻煩的清理:因為每週清掃烏龜的窩,我都要清掃整個陽台。
但這一切,我想絕對是值得的。雖然烏龜不像狗會透過要尾巴表達情緒,也不像其他生物會叫,更別說永遠都是一號表情,但我似乎能感覺到這個更寬廣、更自然的空間帶給他的快樂,那是自由的快樂。
五月天的《溫柔》這首歌中,對於溫柔的詮釋,是給予離開的、分開的人們「自由」,那種不打擾的溫柔,其實很適用於烏龜與飼主的狀況,這種生物不必要你「過度」的關心,也需要有一定的「自由」。
天邊風光 身邊的我 都不在你眼中
你的眼中 藏著什麼 我從來都不懂
沒有關係 你的世界 就讓你擁有
不打擾 是我的溫柔
我真的不懂烏龜在想什麼,而他的眼中也似乎只有飼料。但這就是他的世界,而不過度打擾,就是我們能給他的溫柔。
★想看更多鳳梨酥,請追蹤鳳梨酥IG:pineappturtle
更多鳳梨酥日記
養烏龜,可不如想像中簡單啊!那些烏龜擾人的事情
1年,一隻烏龜成長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Mixerbox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