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異鄉人:剛剛好的生活感 讓他鄉變故鄉

相較於台北,我覺得(嘉義)最不一樣的,是生活感非常好。

現為「嘉義異鄉人」品牌經營者的Joanna這麼說。

從畫著大濃妝、帶著大耳環、穿著高跟鞋的City girl,到樸素而直率的嘉己人,決定「南漂」後,脫離過往汲汲營營的日子,在嘉義,Joanna找到了剛剛好的日常。

一個有剛剛好生活感的美好嘉鄉

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FB

因為曾任藝術媒體與公關工作,時常出現在螢光幕前行銷推廣的關係,面對鏡頭與麥克風,Joanna架式十足毫不慌張。這樣的藝文產業工作經歷,意外地牽起了她與嘉義的緣分。6年前,她曾在嘉義文創園區,也就是嘉義車站旁由舊酒廠改建的創意集合場域,擔任執行長。

2021年,她離開了原本的工作岡位,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猶豫「是要回台北?還是留在嘉義?」的掙扎。最終抱持「賭一把」的心態,Joanna仍決定待了下來,捨棄工作的任務心態,單純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可愛的嘉鄉。

「原來一個地方帶給人的生活態度…很多事情,原來影響那麼大」她說。

在因公而來到嘉義前,Joanna對嘉義的印象,僅止於國小的校外教學,以及嘉義市管樂節時,因為哥哥有表演的關係,而短暫的造訪。當時的她對嘉義的理解,僅止於火雞肉飯、阿里山這類粗淺的印象。

直到住在嘉義,她才體驗到這裡截然不同的魅力,

相較於台北,我覺得(嘉義)最不一樣的,是生活感非常好。

「嘉義真的是剛剛好,包括城市的尺度、包括到山到海的距離、包括氣候,也很好。」引用2021年辦在嘉義的台灣設計展策展人的話語,Joanna這麼形容。相較於錄音當天狂風暴雨的台北,嘉義的好天氣,讓Joanna恨不得馬上搭車回嘉。

適合實驗的嘉義市 與懂得生活的嘉義人

說到嘉義,其實可以再分成嘉義市與嘉義縣,前者面積不大;後者幅員廣闊。

「嘉義市是雲嘉南的天龍國」談到對嘉義市的印象,Joanna這麼形容。

面積不大的嘉義市,沒有如大家想像嘉南平原興盛的一級產業,卻是雲嘉南物產的集散地;此外,Joanna認為,這裡也是個很適合「實驗」的地方,新的嘗試都可以在這被實踐,從「傳統」的「白醋涼麵」到近來新興的特色咖啡店可以見得。相較於此,幅員遼闊的嘉義縣又略有不同。

近來常有人提,「嘉義會不會變成下個台南?」但這樣的疑問對Joanna而言,並不切實。她覺得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以吃的而言,嘉義沒有台南那麼「甜」,那麼「澎湃」,反而有種「小家碧玉」的感覺。

放大縣市的尺度與台北做比較,Joanna特別有感的是市場的樣貌。在嘉義,不同於台北市場裡面很多「再製品」,這裡的市集都能見到第一手、最原初樣貌的物產本身。不論是春天的梅子還是秋天的柿子,「很多這種正在進行中的事,對我來講蠻過癮的。」

至於生活在這的嘉義人,有怎樣的特質?

我覺得嘉義人很有個性,他們會想把事情做好,但不會求多。

Joanna說。她認為嘉義人不會為了多賺一些,而犧牲掉自己的生活,「懂得怎麼過生活」,是嘉義人值得欣賞的特質。

搬到嘉義的Joanna也受到這樣的影響,變得早睡早起,但不是為了工作,而是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最近蠻多人回到嘉義」,Joanna談及她心中的「嘉義人圖鑑」。她覺得自己認識的嘉義人可以分兩種,一個可能是剛畢業不久的青年,並沒有走向台北、高雄這類大都市,而是決定根留家鄉;一個則是工作了一陣子,想要尋求工作與生活間的舒適平衡點的青壯年,就像她一樣。回「嘉」,是為了生活。

阿里山之外,嘉義縣有什麼好玩的?

說到嘉義地旅遊景點,外人想到的可能是近來咖啡店林立、木造建築密度最高的嘉義市,或是永遠讓人倍感療癒的阿里山。但Joanna推薦的,反而是少被討論的朴子與溪口。

身為平原與海邊中繼點的朴子市,有著嘉義最高的人口密度,是旅遊中途不可錯過的地方。這裡的看點包含因為過去出了不少醫生,至今仍然能見許多的「醫生館」老建築;還有朴子信仰中心─配天宮的宮廟文化與廟口小吃,是必訪的景點;至於近來整修開幕的水道頭園區,將舊時淨水廠轉化成地方文化新活水的源頭,一些新創團隊進駐於此,維護並深化這個城鎮「舊」的美好。

另一個她推薦的地點,是更少遊客會造訪的溪口,這個小而迷人的鄉鎮,可不只有農田遍布。不長的老街,藏著過往的富麗,如老街上的百年「張濟生中藥房」就是一例。若肚子餓了,北極殿前方的蚵嗲、烤玉米,一定要吃。想帶點伴手哩,源於祭品的鳥仔餅,則是溪口獨一無二的可愛美味。Joanna回想起第一次去溪口,竟然是為了學做舞龍舞獅的獅頭,這樣的獨特,讓她發現這裡有很多深藏不漏的職人,也發現這個小鎮的迷人之處。

嘉義一日小旅行提案

若是想要規畫一趟小旅行,嘉義市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Joanna建議,可以沿著鐵道前進。第一站便是車站旁充斥文化能量、獨立書店與特色咖啡的嘉義文創園區;接著再到對面展出扣合在地展覽,內外皆美的嘉義市立美術館;第三站則可以到林森西路上,重新開幕的台灣花磚博物館,認識這些老屋裡台灣最美的花磚,以及團隊們為保存這些美好做出的努力。轉個彎,沿著阿里山小火車鐵路的「林業軸帶」,由嘉義製材所、車庫園區、嘉義博物館,到北門站、檜意森活村、嘉義舊監獄,可以認識嘉義的歷史風華,還有感受專屬於「嘉」的獨特風景。走遠一點,到充斥歷史文物與迷人景觀的嘉義公園,以及都市綠寶石般的嘉義樹木園,都會讓人充滿驚喜。

來到嘉義縣,鄰近嘉義市的民雄也很適合規劃一趟小旅行。想要窺探在地人情與歷史文化,民雄市區有間「全台灣最有態度的藥局」七星藥局就是不能錯過的地方。在第三代藥師的再造下,這個看來「是被藥局耽誤的咖啡店」,不只賣藥,更整治了民雄的歷史文化,再造過往風華,現在還打算修復一旁的舊酒家建築,成為展示民雄文史的空間。

在民雄市區,還有像是「渡對」這樣獨特的複合式餐廳。由鐵軌旁的倉庫改建而成,菜色呈現出台式混搭,近來更闢建展場空間,藝術專業的Joanna大讚,「就像到威尼斯雙年展」。想一窺不為人知的歷史,民雄廣播文物館絕不能錯過。若想把腳步放得更慢,到慢靈魂咖啡,一邊聽黑膠一邊喝咖啡準沒錯。

若往山邊走,中正大學附近旺來山、阿美鳳梨、金桔觀光工廠、琪琪優格,都是不能錯過的在地產業風采。

延伸閱讀:
回嘉作夢│沿著小火車軌道,踏上從嘉義製材所到檜意森活村的林業文化之路
嘉義│回嘉,享受新舊並陳的風景與人情味滿滿的溫暖

嘉義好吃的不只雞肉飯

來到嘉義,除了火雞肉飯外,Joanna也推薦必嘗絕無僅有的白醋涼麵,以及嘉義人的「下午茶」─魯熟肉

與台北黑白切有所差別,除了價格外,內容也有些不同。Joanna自己就對一道豬血糕內加入地瓜的小菜很有印象,這是她在其他地方從未吃過的。而魯熟肉店家不同時段也有不同的選擇,如早上必吃巷弄裡的源滷肉飯(菜鴨魯熟肉);下午則吃圓環的黑人魯熟肉,這些獨特的台式「點心」,是嘉義不能錯過的日常滋味。

除了魯熟肉,來到嘉義的人或許會注意到,每間雞肉飯店家都有涼菜,這些因應嘉南平原的暖和而有的副食,每道都乾淨又清爽。若口渴了想來點喝的,除了大家常討論的豆漿豆花,四味果汁也是最在地的選擇。

四味果汁,由鳯梨、木瓜、芭樂、檸檬打成,Joanna形容像「清爽解膩的天然香水」,至於他最推薦的店家,便是味在保安市場附近的蔡家四味果汁,有著很不錯的比例。

一談到吃就停不下話匣子的Joanna,將美食地圖擴展到嘉義縣,她發覺這裡有許多獨一無二的料理。如有沒勾芡的蚵仔麵線,以及只有溪口、民雄與大林才有的薄荷雞,用麻油加薑炒過的薄荷,塞到煎炸過的雞內,呈現一種獨到的滋味。

嘉義的新能量與舊魅力

嘉義是一個懷舊,卻又充滿新能量的地方。來到這裡,可以從新一代年輕人重新打造的舊空間、舊景點,感受到源源不絕得能量與魅力。Joanna舉例,如位在嘉義市成仁街的「新華美西服社」,將以前的西裝店改成咖哩店,保留西裝的優雅,創造獨特的美學風景。呼應著過去藝文豐盛,被稱為「美街」的成仁街歷史。

來到嘉義縣,則有著更多結合自然與鄉土的能量展現。如位在新港一片田中央的裕森咖啡,走進如民宅般的咖啡廳,在綠油油的田園環繞下,品味視覺與味覺的療癒;或是位在鹿草鄉的幕後咖啡,以主理人前身為電影幕後人員的熱忱,在鄉間老房子內為故鄉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意。

若是往山上走,進入阿里山前,觸口的逐鹿部落,也在文化能量的注入、返鄉青年的努力下,打造成一個進入山林前,認識阿里山鄒族文化最好的空間。而位於深山裡,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不只風景美到讓人忘憂,年輕人返鄉再造家鄉,也為部落帶來更多生機,而造訪的旅客,則能夠來趟更深度的體驗,不是單純的拍照打卡而已。

「我覺得來嘉義就放空吧,別塞太多」分享了這麼多好玩好吃的嘉義景點,Joanna的總結卻是要「放空」。在這裡不該有趕行程的忙碌,而是舒適自在的,放空一切的紛雜與壓力,好好的享受生活。

未來,持續探索這個地方

除了持續推廣與探索嘉義,Joanna也透過「嘉義異鄉人」的品牌與各式企劃,爭取到文化部青年村落專案支持,還與知名的「林聰明砂鍋魚頭」三代傳人一起推廣嘉義的好產品,更預告明年會有些跨界合作,嘗試些有趣的,既傳統又新潮的嘗試。

近年因為美術館等等的新鮮事,讓更多人來到嘉義,過去忽視這裡的人,突然發覺這裡有很多東西。Joanna認為,這同樣適用於全台的鄉鎮,各有各的特色。不只是嘉義,她也開始注意那些自己以前沒有特別關注的地區,如雲林與台南西北區等等。

Joanna覺得,在這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年代,越多人去討論,是最好的。

不論是在地人,還是個「異鄉人」,只要有越來越多人多花點時間,去發現、去投入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會讓這個地方更有能量,進而把無趣變有趣,也讓過往的風采,再次的耀眼起來。重新發現地方的美好,以及確確實實的享受與腳下土地、地上的人事物,所相連的生活。

追蹤嘉義異鄉人:網站FBIG

更多人物故事

「不管要花幾年的時間,我都會一直走下去」:下港女子與她的《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跟著〈台灣368鄉鎮小旅行〉,一起發現台灣!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