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朗讀│《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調查VII》

朗讀者、文:阿諺

為什麼會選這本書?

對於「失落的地方」我一直都很感興趣,而台灣雖然不大,但實在有太多太多這樣的地方。從熙來攘往的市中心到偏僻的山林或海邊,那些「蚊子館」或是「廢墟」,就因為各種原因,被閒置在那,除了衍生出許多故事,也浪費了很多公帑。

年中我到台灣美術館看展時,意外發現《海市蜃樓》的計畫,在展覽中出現的那一張張塞滿整個房間的黑白照,都是被遺棄的「閒置公共設施」,不免讓人感到悲哀。但也同時,讓我升起一股濃厚的興趣,想要去更了解這些遺落設施背後的故事。於是回家後,我便上網訂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調查》最新的一集。

這本書非常的厚,並且出到第七版,其實是一件讓人很難過的事,因為這本書的一頁頁,都指出了公共政策規劃的失敗,以及公帑的浪費。

剛好這篇發出的時間是選舉剛結束,希望大家做選擇時,能夠不只是一時的感情衝動,而是多想想,這些地方型的候選人們,誰能真正的為地方建設,但又不會淪於瘋狂建設,把錢投入毫無意義的蚊子館中。

選擇這一章節來念的原因?

我本來想找我熟悉的桃園、台北或嘉義來唸,但看來看去,就文學性與建設的可觀性,便決定選擇在台中大安海邊的「大安港媽祖主題園區」來分享,希望藉由這篇,讓大家看見這樣建設的疑慮與荒謬。我們是否真需要這樣一個建在偏遠地區的巨大神像園區呢?同時也來反思在各地的這樣超大型園區建設,是否真有其必要性,又,他與在地能有多少連結呢?

關於《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調查VII》(介紹文取自博客來)

台灣各地常可見偌大的閒置公共設施,其產生的原因包括政黨輪替、政務官更迭、競選支票承諾、政策轉彎、空間使用目標不明確、特定活動而非常態活動之建設、管理不善、不當的競爭型計畫、法規過時或抵觸、行政程序阻礙,加上少子化、人口超高齡化,以及成立六都導致人口更加集中於都市⋯⋯

  近十年來因政府正視公有閒置空間,逐漸進行整頓與活化,整體而言效率提高不少。本集《海市蜃樓》動員四十多位學生進行第七次全面抽樣踏查,收錄了六十一處完全閒置、部分閒置、低度使用或延宕開發之公共設施、四處天然災害導致閒置的公共設施、二十處閒置活化再閒置之公共設施,以及十五處已活化或活化中之公共設施,按往例一樣,總計一百處案例。

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調查VII》,2019,田園城市

更多為你朗讀

為你朗讀│《小站也有遠方》 by鮪魚
為你朗讀│《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by鮪魚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