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少進電影院的人。除了朋友揪,除非是符合我偏好的強檔,或是我很想看的續作,我才會走進電影院,更別說是在首映日入場了。
但《天氣之子》卻是這樣的作品,一個挾著《你的名字》、「新海誠」的強大威力,讓我會想要在首映日進場看的電影。不只是為了那每一幕都可以當桌布的美麗畫面,更是為了那背後動人的故事。
在看完電影後,我走出影廳,「心滿意足」是肯定的。但這與《你的名字》結束在「你的名字是?」這一句相互問候的那種期待與完美不太相同。天氣之子是更遠離「商業片」,更「新海誠」的作品。簡單的說,他會造成評價兩極,以及對習慣那種劇情曲折模式的人有所不適。
回去看了不少影評、分析,越看越看出當時忽略的許多片段、道理,也讓我發覺,許多人批評這部片劇情的「分散」,但更該說是隱藏在不夠緊密劇情裡的理念,那些背後想要傳達的理念性的東西,更是我們該去了解,也是導演想要傳達的。
(以下全部有雷,請斟酌觀看)
世界真的改變了嗎?這是部談論氣候變遷的影片?
圖/劇照。
從《天氣之子》的預告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的面貌被徹底改變了」,但其實並非如此。看到最後,主角帆高堅信是他決定救回「被犧牲」的「晴女」陽菜,而讓世界變成大雨不止,甚至淹沒的現況。
那種「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的決定,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賞,也開始有很多人認為,這是部談論氣候變遷造成可怕後果的影片。
確實,表面看來是如此。但事實並非如此。
到了影片後段,收留帆高的須賀圭介一句:「你們這些小鬼以為你們能改變世界啊?」以及片中做為彩蛋出現的立花瀧(你的名字男主角)的阿嬤說,「以前世界就是這個樣子」、「只是變回原本的樣子而已」這類的話,在觀影後我反覆思考,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都只是個背景,只是表面元素,世界並沒有改變,沒有什麼「正常」、「不正常」,這都是現代人類的妄加定義。
東京回到了那時泡在水中的原貌,但人們早已習慣那連年大雨,那些電車也轉變成了船舶,大家一樣搭著這些交通工具,持續每日的日常。這是我們從影片末段可以看到的現實。
也就是說,就算氣候改變,造成生活環境改變,但並沒有改變生活,也沒有改變世界本身,他一樣的運作著,只是換了一個方式,而且,就拿東京淹水的狀況來說,他只是「回到以前原本的樣子」罷了。
而認真說,陽菜雖然是個「百分之百的晴女」,讓天空有著放晴的能力,但是這並不是只整片天空、整個世界、整個亞洲、整個日本。這部戲絕大多數時間都以東京為核心,並且也很明確地指出,陽菜的能力只能改變「局部」的天氣而已。
所以世界被改變了嗎?並沒有。而且陽菜若自始自終沒有發現他的放晴能力,那雨仍然會下不停。我們只能說,陽菜「催化」了世界的變化。
而這部片是在談論氣候變遷嗎?並不是。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會造成極端天氣的問題,但這部片不過是再藉由這個「事實」去帶起劇情而已。
當然,身為關注氣候問題的我,還是要呼籲大家要關心氣候變遷啦!
所以這部片在談什麼?原來是「社會體制」
圖/劇照。
看了一些影評,其中有人提到,新海誠希望這部片是一部「給青少年的影片」。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與僵固的社會體系,新海誠或許是希望,鼓勵年輕人去衝、去闖,不要被社會給困住自己,而失去初衷、失去「自我」吧!
這部片的結局並不完美,在那些警察,那些大人眼中看來胡言亂語的帆高,不顧一切的舉起了槍,就為了救回所愛。他的一舉一動,不論是持槍、未成年獨居、逃家、在鐵軌上狂奔…等,都是「反社會」的。而這樣的舉動,都是他一直保持著那份單純,那份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單純所做的決定。
另一個與帆高的對照組是夏美,這位前期雜誌社的同事、圭介的姪女,歷經了各個面試,情不由衷地穿著正式服裝,喊出「貴公司是我的第一志願」,卻遠不如騎上摩托車狂飆,協助帆高,以及做奇異現象調查還快樂。
如果要說主角帆高與陽菜是尚未經歷社會體制的「摧殘」,而保有初衷與勇氣的代表,那夏美就是踩在「社會體制」的門口,猶疑不決,卻又不想因此失去自我的代表。
有多少像我這樣進入社會兩三年的「後菜鳥」,開始慢慢地接受了社會的「洗鍊」,慢慢的「社會化」,慢慢的「隱藏自我」,慢慢地「走入體制」。這種特別是在傳統企業、大公司、公部門上班的更可以見得,已經漸漸失去了當時的勇敢、勇氣、執著,還有夢。
另外,已是大叔的圭介,在意識到帆高不顧一切想要追尋陽菜的執著,而撲向警方時,他也可能因此想起了那曾經為愛不顧一切,曾經那頑固的自己。
我們看見了晴天,也看見了雨天
圖/劇照。
無疑的,這部片的畫風一樣可以美哭人,特別是晴天時,那陽光照射下的城市風景更是讓人看了目不轉睛。這部片讓我們看見了那些單純的、青春的面向,卻也讓我們看見現實的、黑暗的面向。
最明顯就是前半段劇情,帆高離家到東京後,流落在歌舞伎町的遭遇,凸顯了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雖然都只是輕輕帶過。
《天氣之子》讓我們看見了晴天,也讓我們看見了雨天,而這也是因此它能夠迷人的地方。它並非《你的名字》那種立基於愛情,講述「追尋」的故事;而是以氣候變遷為背景,立基於現實,用發現與追逐愛情為引線,講述「選擇」的故事。
我們是否還能像未滿18歲的帆高一樣,不顧一切做出自己最希望的選擇呢?是否還能在整個社會體系中好好的執著,好好的追夢呢?是否還能夠秉持著最初的理想,不畏威權、不畏困難,而堅持著呢?
《天氣之子》講的並不是只有天氣,但它讓我們看見,面對連連下雨的日子,我們不一定只能低頭無奈,撐傘嘆息,是否,也能做出點行動,做出點改變,做出點自己所相信所認同的抉擇,縱使不會改變世界,卻還是相信能改變世界的勇氣與信心,去追逐希望的晴天呢?
天氣之子
(最高五顆星)
劇情:★★★★
演員:★★★★★
娛樂性:★★★★
內容深度:★★★★
整體評價:★★★★
=======================
更多影評請看:
影評│名偵探皮卡丘,回到最初的感動
影評│後勁─王建民,找回棒球與人生後勁的倔強
=======================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