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tz每週一詞│Micronations,微型國家

你是否跟我一樣,在小時候很喜歡在紙上塗塗畫畫,畫出一個個幻想的國家呢?又或者,你曾有過這樣的想像,想像自己是哪個國家的貴族、王室,過著我們平凡人難以企及的生活呢?還是,你有著滿滿的理想,希望能夠在某個不受拘束的地方,打造屬於自己的烏托邦呢?

這些,不會只是個夢。現實世界裡,就有不少把夢想幻化成現實的「微型國家」(Micronations)

這些國家的成立各有其目的,如想要體會成為王室一員的感受,或是為了追求某種權利,甚至是一整個藝術計畫,或是呼籲人們注意到日益危殆的環境。

而這些國家因為太特別,縱使不一定受到國際承認,但本身的故事,可能比某些大國還迷人。

本次的Quartz每週一詞,就讓我們來認識微型國家,見證小國家的大驚奇吧!

我的國家,我的規則

person holding terrestrial globe scale model taken
Photo by Artem Beliaikin on Pexels.com

你是否曾想過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呢?這並不是什麼不切實際的想像,你並不孤單。世界上有著許許多多的「微國家」(micronations)就跟你的幻想一樣特別。

就拿薩吉斯坦( Zaqistan)為例,,由藝術家Zaq Landsberg在國家在美國猶他州的沙漠中建立,這個國家並沒有國民或建築,但有販賣旗幟、護照,以及在阿根廷的大使館(非受官方承認)。

或是科斯帕亞共和國(Republic of Cospaia),這國家於1441年在義大利半島創立,佛羅倫斯與教宗國更曾同意解決與之的領土爭議。

有些微國家存在了幾十年,有的則只有從在幾週;有些是民主國,有的是君主國;有的是因為笑話而生,有的是因為戰爭。這些微國家成因各有不同,但都是地理與國際關係上極有特色的存在。

如何定義國家

woman wearing red and black checkered dress shirt and beige fedora hat holding canada flag looking at lake
Photo by Andre Furtado on Pexels.com

世界上現有195個「官方」的國家,包含193個聯合國成員,加上梵蒂岡與巴勒斯坦,此外,世界上仍有幾個未被大多數國家正式承認的國家:科索沃、西薩哈拉、台灣、南奧賽提亞、阿布哈茲、北賽普勒斯、納哥諾卡拉巴克共和國、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以及索馬利蘭,如此相加共達204國。但是,是什麼能夠構成一個「國家」呢?

根據牛津辭典對國家的定義:「一塊有著自己政府與法律的陸地區域」( “an area of land that has or used to have its own government and laws.”),這個定義很廣泛,或許現今國家更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受到它國承認。

但是為何自決需要外在的承認?許多人不認同應該如此,一些並不認同這原則,這些不遵從被承認原則,但有著自治政府與領土的,被稱為「微國家」。

人們並非生來就同意自己屬於該國的一部分,為何沒有權力去否認?一些理想主義者或是極端自由主義者,就以「微國家」形式去實踐。

*根據維基百科,所謂微國家是「又可稱私人國家或模型國家,泛指那些未被任何國家承認的國族國家實體。」

*所謂國家,根據《蒙特維多公約》,作為一個國際法所承認之國家應具備以下資格:⑴ 常住人口;⑵ 界定的領土;⑶ 政府;⑷ 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

數據看微國家

antique ball shaped continent discovery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67個:根據Google地圖搜尋到的現存微國家的數量。

41章:奧蘇比斯共和國(Užupio respublika)憲法擁有的章節。

36或37天:亞特蘭蒂姆帝國(Empire of Atlantium)每個月的期間。

1個小房間:塔羅薩王國(Regipäts Talossan)最初建立時的面積。

100%:龐蒂尼亞(Principality of Pontinha)所使用再生能源佔全體能源比率。

15915933平方公里:垃圾國(Garbage Patch State)的面積。

微國家歷史

1441年:科斯帕亞共和國在義大利半島建立,可謂最老的微國家。

1882年:蘇格蘭探險家Gregor MacGregor編造中美洲有個豐富資源國家「波亞伊斯Poyais」的故事,讓許多英國法國的投資者挹注在這個不存在的國家中。

1831年:飄浮的格雷厄姆島(Graham Island )在西西里島附近海域浮現。

1925年:英國金融家Martin Coles Harman買下藍迪島(Lundy),宣稱自己是國王。

1964年:萊徹斯特·克萊倫斯·海明威,作家厄尼斯特·海明威的弟弟,「根據1856年美國《鳥糞島法》的授權下」,創建了新亞特蘭提斯共和國。

1966年:英國前陸軍少校Paddy Roy Bates占領英國水域外的「怒滔塔」,從地下廣播站逐漸演變成知名的微國家「西蘭公國」(Principality of Sealand)。

2004年:澳洲的珊瑚海群島同性戀王國 (Gay and Lesbian Kingdom of the Coral Sea Islands)為對抗反LGBT的政府而創立。

2006年:《孤獨星球》推出《Micronations: The Lonely Planet Guide to Home-Made Nations》微國家指南。

2007年:藝術家Peter Coffin於巴黎東京宮辦《ÉTATS—Grow Your Own State 》展覽

全世界的微國家,聯合起來!

group of people holding wine glasses
Photo by andres chaparro on Pexels.com

獨立並不代表孤單,微國家的成員們定義他們的國家是「第五世界」,創立如北大西洋微型國家聯邦(North Atlantic Federation of Micronations),舉辦微型國家會議如MicroCon集結微型國家,以及建立微型國家間的國際條約如《阿爾卡特拉斯環境條約》( Alcatraz Environmental Treaty)等。

《阿爾卡特拉斯環境條約》是微型國家們對《巴黎協定》的回應,於義大利中部的微型國家阿爾卡特斯拉簽署,決議一系列強力的環境措施,包含要求大國捐贈一平方英尺不受威脅的土地給予環境難民居住等。

來自國家的收據

就像一般人,微國家有大有小,有的有人口沒領土,有的有領土沒人口。有的在城市裡發展,有的飄浮在海面。甚至有的只存在時間而非空間,如新斯洛維尼亞藝術(Neue Slowenische Kunst),

有的則包含所有國家的邊境空間,甚至在夢與清醒的邊界,如埃爾加蘭-瓦爾加蘭王國( kingdom of Egaland-Vargaland)

而這些微國家,通常會透過發行許多具有國家主權特質的象徵物來獲利,包含:

旗幟:萊頓尼亞亞利加帝國,微型國家的旗幟正如它們的存在一樣特別。

金錢:自製屬於自己的錢幣猶如自製國家一樣有趣,微型國家決不會錯過這件事。如哥本哈根的克里斯欽自由城(Christiania)就有多種錢幣如 lør, fed, klumpnomos。又如NSK以其國名稱其貨幣為nsk,而珊瑚海群島同性戀王國使用粉紅貨幣直到2017年。

郵票:許多微型國家有發行自己的郵票,縱使出了該國就沒有任何實際價值,但具有其特殊意義,也讓許多人想收集。

護照:許多微型國家公民有該國的護照,而有趣的是,許多微國家有護照戳章,這意味著對於有志於收集護照戳章的旅客,拜訪微型國家就能得到這獨特卻不見得具法律效力的特殊收藏。

================
更多關於微型國家的有趣文章請看:

KLOOK部落格/脫離丹麥、歐盟管制!真實存在的烏托邦: Christiania

DQ/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國:來自不存在國家的跨疆域護照

DQ/想當垃圾國國民嗎?這座島嶼在等你

天下雜誌/世上最酷的護照戳章在哪裡?

===============

更多Quartz每週一詞:

Quartz每週一詞:Déjà vu 既視感
Quartz每週一詞│馬斯洛金字塔

Quartz每週一詞系列,翻譯自財經新媒體Quartz的電子報Quartz Obsession,讓人認識各種新鮮、流行的詞彙背後的故事。

===============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