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瘟疫,以及新聞媒體:面對世紀之疫,我們絕不能恐懼

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在全球大爆發,越來越多人感到害怕。而台灣也對於防疫,採取了越來越多限制措施。不論是政府或是民間,大家都很看重這件事情,也非常謹慎的應對。

但是,近來有越來越多的聲音,並不只是單純的呼籲,而是出自於對病毒的未知,又或是囫圇吞棗式的吸收新聞資訊後,而滿滿的恐懼。

他們呼籲,人們不應該出門,那些出去的頭腦都有問題,不怕病毒大爆發嗎?
他們呼籲,旅遊新聞不該繼續報導旅遊資訊,非常時期是否還想鼓勵人出外染病?

身為以前曾作為新聞編輯,如今則身為旅遊媒體工作者的我,從這些人的言語之中,看見了許多問題。

所以,我們是否該出門?

silhouette of person walking
Photo by Subham Dash on Pexels.com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這樣去外面趴趴走都沒關係囉?到時候疫情大爆發你要負責?

或許有些人看完前面的話後,會有這樣的質疑。

我的意思並非如此,有些人絕對不能出門,像是居家隔離者與居家檢疫者。但除了前述兩者(確診者已在醫院,是完全不能離開的),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出門,只要確保幾件事:

不要跟著人擠人、記得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勤洗手,以及與他人保持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沒戴口罩的話)

那就真的沒什麼問題。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也說,這次連假

讓大家去散散心,目前本土案例低,境外管控也良好,主要是不希望在長期抗戰的防疫當中,大家將神經繃太緊,反不利於抗疫。

為何現在各政府觀光機構仍持續推廣觀光,中央仍未做出任何「封城」等移動自由的限制?那是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嚴重的那種地步,而且各地觀光業者,很需要人們帶來活下去的機會。

真的,出去從來不會是問題,只要謹慎一點就好。你可以選擇一個人去少人的地方旅行,你可以戴上口罩去購物,你可以吃餐廳前先洗手,只要避開人群、保持防疫好習慣,出門從來不會是問題,甚至可以舒緩被悶住的壓力、被繃緊的神經。

這時候一定有人會質疑,

外面那麼危險,你不怕無症狀感染者嗎?不怕偷跑的檢疫者嗎?

資訊爆炸時代的囫圇吞棗

coronavirus news on screen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Pexels.com

確實,面對無症狀感染者或違法亂跑的檢疫者,我們會擔憂。但不跟著人擠人,隨時做好防護、勤洗手,真不必要過度驚慌。因為如果疫情真的那麼嚴重,現在台灣早就大爆發了。

現代的新聞越做越快,資訊量越來越大。常常不是一個有在工作的人能夠在一天好好吸收的。許多人面對這種情況,只憑著部分吸睛(但可能驚悚的)標題,零碎的、過於快速的內容,而輕易相信部分事實,以及針對未完整報導的內容加以猜測。加上近來,假新聞氾濫,更是讓人們會不知所措。

有些人會拿美國感染的惡劣情況跟台灣類比,認為那些出遊者可能兩週後就會出現與美國相似的狀況,變成一個個躺在地上,遭受肺炎之苦的悲劇。然而,美國完全對於疾病的反應過慢、醫療費用昂貴,等等問題,都與台灣極度不同,甚至可以說相反。這樣的狀況,不全然會上演。

Screenshot_2020-04-09 首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圖/衛福部疾管署

在害怕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台灣有42,000多人送檢驗,其中僅的380多名確診,而這些確診個案中,絕大多數是從國外回來的,少數的50多例本土案例中,大部分都是與國外確診者有接觸史的親朋好友,只有非常非常非常少數的人,感染源不明,屈指可數。其實,相較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台灣的狀況真的安全很多很多。(可以參考衛福部的統計聯合報的圖表新聞)

此外,很多人害怕,出門在外可能會遇上「無症狀感染者」而感染,但何謂無症狀感染者?又這種人在台灣有多少?病毒的傳播模式是什麼?有很多人對這些問題並不了解,只是看了幾句介紹,幾分鐘的新聞,就擔心的發慌。

難道無症狀感染者或是偷跑出門還沒被抓到的隔離者碰了什麼,那上面就滿是病毒嗎?難道有任何研究「證實」武漢肺炎病毒會在空氣中飄來飄去嗎?並沒有。

很多時候,人們的過度反應會成為一種驚恐,而這樣的過度反應,就源於對事實的不了解,以及對資訊的囫圇吞棗。

所以《泛科學》網站的文章就有提到:

假如疫情其實沒那麼嚴重卻過度反應,對社會將造成不可忽視的反效果,反之亦然。就好像大象為了躲避犀牛衝撞,跳下壕溝摔傷一條腿大概值得;可是如果大象是為了躲貓貓衝撞而斷腿,卻是大大的得不償失。

面對疫情,我們必須謹慎,但絕不能恐懼

woman wearing mask on train
Photo by Anna Shvets on Pexels.com

這篇文章撰寫的目的,絕對不是鼓勵大家出去人擠人,或是不做任何防護,不去擔憂疫情。而是想要說明,面對疫情,我們絕對不要恐懼。

如果按照那些批評者的擔憂,今天你是完全不能踏出家門一步的,不論任何理由,都不行。因為在他們眼中,病毒無所不在,任何可能都會被感染。但問題來了,有多少人能夠完全不出門?就算靠外送生活必需品維生,在他們的邏輯中,其實這些「從外面來」的必需品,也有可能沾染上武漢肺炎病毒,誰知道呢?

面對世界級的病毒浩劫,我們首先要做的,應該是認識病毒,認識他的傳播途徑、他的症狀,如何防範等;而非僅憑幾則報導(雖然前線的記者很辛苦,但畢竟在高壓又快速的作業體系下,內容並不會那麼的全面與完整,這並非任記者的問題,而是整個體系與文化)就草草的認識病毒,甚至從錯誤的資訊源中,得到錯誤的知識。

美國前總統小羅斯福曾說過:

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面對疫情,我們必須謹慎,但千萬千萬,不要因為不夠全面的了解,而產生恐懼,甚至引起不可挽回的對立。

更多閱讀,寫在台灣尚未爆發死亡案例前→
面對世界級病毒,我們更應該靜下心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