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劍潭捷運站旁,車流匆匆掠過的中山北路邊,有座隱身山內的秘境神社─圓山水神社。
穿越公家機關旁的小路,沿著看似漫無盡頭的階梯一直走下去,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
這裡,曾是台北人飲水必須思源的儲水重地;如今,則成了許多秘境朝聖者的探險勝地。
大隱隱於市的傳說秘境
我常常會來到劍潭這一帶,可能是搭車,可能是去夜市覓食,每次從寫著劍潭公車站牌的劍潭山登山口前下車後,朝著捷運站方向走去,總會經過這個寫著「圓山水神社」的入口,但從未彎進拜訪過。
今年的51連假,趁著要到劍潭搭車回桃園的下午空檔,我懷著一種朝聖的心態,往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營業分處的方向彎去,首度造訪了圓山水神社。
其實在劍潭捷運站往圓山飯店這一帶,有著不少的景點與美食,但許多人的目光仍會比較聚焦在士林夜市那ㄧ頭。位在另一邊的山,也叫劍潭山,有著能眺望整個台北市景的美麗風光,也有曾經台灣神社的遺跡。然而,比起劍潭山或是圓山飯店(前台灣神社所在地),圓山水神社,就更鮮為人知。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7年,圓山水神社被愚昧而自以為是的民族主義者噴漆破壞,並且其中一隻守護神社的石狛犬失竊的新聞?事後,破壞者被揪出,台北市府也對古蹟開始有了些重視,但到如今,這裡給人的感覺,仍是一處非常遙遠,而且失落的人間秘境。
假期時分,公家機關的門上了鎖,但一旁的小樓梯並沒有封閉。從一旁小樓梯繞過大門後,沿著地上與牆上的「圓山水神社」指標,接到通往神社的階梯。
在入口旁寫著「本山區常有野蜂、毒蛇、野狗出沒….」,其實野蜂毒蛇沒什麼好怕的,但野狗比較捉摸不定….懷著一點惴惴不安,ㄧ步步的往深山內走去。
走上曲折看似沒有盡頭的階梯,不知道要多久,也不知道會通往何處。縱使天氣很好,陽光灑落在路途,也是多少有些擔憂。
圓山貯水池:ㄧ場溯源之旅
過不了幾分鐘,就會看到ㄧ座偌大的建築,上頭有著日本時代昭和六年(1934年)的臺北市尹(市長)武藤針十郎所題的「活水頭」。以前我查網路別人的遊記,這座貯水池「活水頭」上布滿植物,看上去很有歷史痕跡,但如今似乎有做維護,上頭的藤蔓都被清空了。
在另一側則是八角形的配水井,負責調配出水的水壓與水量。這些設施都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
所謂「草山水道系統」,是指日本時代建立的「第二飲水工程」(第一飲水工程就是如今公館的水源地),以大屯山做為水源,綿延十多公里,部分設施至今仍然在使用呢!
有關這條水道系統的設施,除了這座水神社,還有許多沿著水管而建的「水管路」,並成為現今士林一帶熱門的古道。
經過水利設施後往右手邊走去,則能夠接到傳說中的圓山水神社。在春末的午後,感受微微的涼風與晴朗的日光,整個心就像春日盛開的鮮花一樣‧綻放的很燦爛。
失落的神界
在台灣有著很多神社遺址,大多在民族主義的肆虐下已經殘破不堪,圓山水神社也是如此。象徵著人界與神界分隔的鳥居已蕩然無存,拜殿也不復存在。只剩下石燈籠、石狛犬、淨手池、社名碑等週邊設施。
雖然沒有了鳥居,但接近神社時,我仍能感覺到一種不似在人間的空靈,或許實體的界線消失了,但精神上的那條分隔線,仍舊不隨著時過境遷而改變吧!
踏上階梯前,一旁寫著「水」字的手水缽特別引人注目。雖然如今這已不能在做為淨手的功能,但也能淨心吧。
日本神殿總喜歡設計長長的階梯,並設立在最高點。要讓人懷著敬意,去「瞻望」這些神靈。
在路途,石燈籠就是最好的陪伴,靜靜的豎立在一旁,守候著可能還會前來瞻仰的人們。
走到拜殿前,只剩下一隻石狛犬仍舊意氣風發的在左手邊。
但右手邊的石狛犬,在2017年的事件後,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轉過頭,正前方的,就是神殿所在。但這是後來翻修的,當初的神靈也已經不在。
在最初,這座神殿是為了祭悼殉職工人與供奉日本水神的。
日本的水神走後,有一說台北自來水事業處重新修整改祭祀大禹,但未見任何神像與神主牌。形成一種有著日式外形的神社模型與台式香爐共融共存的奇特畫面。
我想,不論是改成哪一國、哪一種民族的神靈,或許都改不了這裡的神聖性,也改變不了「水」之於人類如此重要的本質。
而在一旁的涼亭,就有一座民國時代提字的「飲水思源」,在這座水源之地,這四個字更有意義。
那遙遠的地方
離開神社後,不知道怎麼的,有一種很輕鬆,很自在,一種被清淨的感覺。或許就像活水頭旁的那片空蕩蕩的草皮,遼闊而清新。
而草皮上的舊水利設施,成了最迷人的點綴。
在這裡,我其實沒有待很久,半個小時也不到。但好像過了很久,很久。
準備下坡走回頭路之前,看著眼前的林蔭蓊鬱,沒想到這裡竟然是在車水馬龍的大路旁。爬個幾分鐘的路程,彷彿穿越時空,來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那並不是「神隱」的世界,也不是「桃花源」。
雖然是ㄧ段貨真價實的歷史,一處仍有部分運作的水利設施,但給人的感覺,卻好像遇見了傳說中失落的遺跡,沒有了人,沒有了動靜,但依稀能在耳邊聽到曾經的呢喃與跫音。
更多台北遊記
匆匆台北│攻頂,直衝前世聖山!我們,老地方見
匆匆台北│芝山岩─穿越歷史千百年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