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南港區,有著許多象徵未來的科技公司坐落於此,也建立起一棟又一棟的新穎建築。但他至今仍是台北人口最少的區,縱然有著充滿展望的未來,但這裡也存在著許多停滯的時光,以及自然的風景。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南港,首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一探傳說中的秘境─小南港山。
從都市到叢林
小南港山,是座在Google地圖上看得見,但路上未見任何指標的「秘境級」山岳。
想要造訪這個神祕的地方其實不難,坐捷運到板南線/文湖線盡頭的南港展覽館站,沿著南港路一段,往汐止的方向走去就能到達。
小南港山雖名南港,但實際上地處新北市汐止區橫科里,也因此又稱為橫科山。
跨過基隆溪上的南港橋,逐漸遠離未來感十足的南港展覽館區,來到了靠近山、靠近河的城鎮角落。明明兩邊差距不遠,但站在新北與台北的交界上,卻感覺兩地有如不同的世界。
一邊是首都的繁華地帶,一邊是衛星都市的邊界區域,因為對於兩縣市兩行政區的不同想像,讓人感覺好像來到了不一樣的地方,但事實上並無差別。
邊界的用意在於表明土地所有權,但一但劃出了邊界,也就立即把自己框限住。
─《地圖之外》Alastair Bonne
我想此時此刻,我特別能體會這本我很喜愛的書籍裡的這段話。明明兩邊沒什麼不同,我們卻製造出了邊界,製造出了新北人/台北人;汐止人/南港人的差異,好像有著截然不同的身分,活在截然不同的框架中,但事實上,真的沒有那麼不一樣。
沿著大馬路,過了斑馬線後,見到右手邊小路(民權街一段)隨即右轉,往自行車道的方向前進,小南港山的入口,就在寫有「終南洞三聖宮」的小徑裡。
雖然沒有標明這裡叫「小南港山」或是「橫科山」,但仙祖慈悲的說希望大家來登山健行流流汗,就是這裡準沒錯。
還未走進步道,我反而先被一旁萬綠叢中一點紅的郵箱給吸引,這個郵筒很特立獨行的顯見了「不一樣又怎樣」的風采,也因此特別醒目。
走到底,右轉後,這次的健行要開始了!
「朝聖」
這綿延向上的階梯看似沒有盡頭,實際上只是多轉了幾個彎而已。沿途遇到好幾位看似附近運動的民眾,多是阿伯阿桑等級,輕鬆寫意的健走著。
爬不到幾分鐘,就有座椅可供休息,從此望出去,一路可從南港看到信義區高樓,而左手邊是通往國道的車流,一輛輛的駛入汐止不知名的山區。這裡,很舒服,剛剛好有樹蔭擋著,而山上又吹著微風,讓人不想起身。
但終究還是需要繼續向上,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雖然,終點也很美,但過程的景色也不容忽視。在路上,我除了看到一旁的「終南洞」立牌,讓此處多了不一樣的仙氣外,也見到了類似運貨用的溜索,不知現在是否還有持續在使用,如果有,真想看它動上一回。
很快的,從山下到山頂,十多分鐘不到的時間,我就已經走完全程。這座90公尺高的小丘,看來是終南洞三聖宮所有,這座廟就位在山頂上,據說歷史悠久,從1935年就已建廟,廟內供俸呂洞賓先祖、關聖帝君和司命帝君,故稱三聖宮。簡單的向地主的神靈拜了一拜,轉過身,迫不及待享受著山頂望出去的絕佳視野。
從廟前的廣場,剛好能見與之對望的101大樓,還有那向遠方綿延似乎沒有盡頭的忠孝東路。
登小南港而小南港
在廟的一旁,即是能眺望到南港、內湖地區絕佳視野的觀景平台。
從左手邊看去,南港展覽館、南港軟體園區的大樓都林立在眼前,因為有的建築還在蓋,反而更懷有著一種希望與期許(雖然一般人沒有那種希望可以住得起)。
右手邊除了基隆河畔如巨龍般蜿蜒的環東大道,以及左岸汐止、內湖一帶參差不齊的樓房外,包圍著大台北盆地北面的山巒,在可見度高的晴空下,顯得特別美麗。
我覺得自己光是看著這一帶的風景,就可以待上很久很久,而這裡有著剛剛好的休閒設施與樹蔭,讓旅人們能夠在安心又舒適的情況下,享受台北東南一帶的美。
這一趟短短的小南港山秘境之旅,我待的時間並不久,可能一小時都不到,畢竟肚子餓了,尋找在地美食比什麼都重要。
但我想我會難以忘記這裡的風景,尤其是在那麼輕鬆寫意的情況下。
小南港山不高也不大,但雙眼所及,內心所感,一點都不小。
小南港山
地址:民權街1巷三聖宮步道口
攀爬難易度:輕鬆
風景:佳
登高望遠見台北
新北市新北事│碧潭和美山,看見幸福!
匆匆台北│芝山岩─穿越歷史千百年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