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一陣子沒來台中的自己,趁著週末到此地出差,順便深入探索這座中部最大的城市。發現有不少正在興建的工程、建設的大樓、建案的廣告,似乎比其他縣市來得多上許多。
而本來想要前往先前總是錯過的「勤美術館」的我,來到誠品綠園道背後的建築工地才發現,這座充滿奇想藝術的天地已經轉型,成為「工家美術館」,正巧貼合了這座充滿建設工事與建商廣告的城市。
是美術館,也是工地
「工家美術館」,不只是座美術館。原先大部分的美術館用地正在進行飯店的工程,其中一小塊區域以工務所的本質,被規劃為美術館。取名「工家」,有著「公家」(台語「共享」)之意,和工地圍籬外的人們分享著工地文化,帶我們看見萬丈高樓平地起前重要的基礎─工人的日常。
師仔ㄟ移動城堡,看見「做工的人」的大城堡
工家美術館共可分成兩個區域,一是二樓會更換的展覽空間,二是一樓的餐飲、紀念品與藝術造景空間。想要參觀特展,只要20元門票,算是很便宜。
這次的展覽是「師仔ㄟ移動城堡」,以房屋建案廣告的包裝外觀,搭配各式「工地城堡」內隨處可見的意象:布條、沙包、鋼架…等,上頭寫滿各種「城外」社會抗爭、廣告文案、塗鴉等,以及「城外」做工的人沒說出口的心裡話。
這個展覽的門票非常有趣,是用包裝的很像建案廣告的衛生紙,如一不注意,可能還會當作路上發的衛生紙呢!
自一樓入口的「福利社」買票後,即可從後方的階梯逐步走進展場。而這階梯本身也是融合工地文化的公共藝術。
在模擬工地間移動的鷹架間,保存著這裡原有的一棵老樹,也成了一種在地情感最美的象徵。
走進展場前,會看到這寫著展覽說明的仿廣告看板,穿戴得有如路邊舉牌建案廣告的服務人員,除了幫忙核對門票,也發給人們如廣告傳單般的展覽論述。
這場展覽範圍不大,但四處可見巧思。除了那些工地常見的元素,也有各式各樣的標語,不論是「城外」的人,或是「城內」的工作者。若放慢腳步仔細閱讀,總會特別有感觸,有時甚至讓人感到哭笑不得。
而展場裡也有一些工地相關設施,可供互動。我看到小朋友一直玩這個,感到很開心的樣子。
離開充滿藝術裝置的展間,要離開展場前,若是像我一樣走馬看花,最後一定要看一下出口的電視牆。這裡面紀載著這場展覽想要表達的內容,也讓我們看到平常總是忽略的工地工人。
仔細想想,要是沒有他們,哪會有這樣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雖然有很多房子我們住不起,它們也是…
工地X文青 工業X流行
一場展覽、一座博物館不免會有販售紀飲食的地方。工家美術館也是。他們販售許多頗受好評的「工地餐」,用文青又工地的包裝,讓「工地便當」吃起來很不一樣;而這裡也販售一些深受工人歡迎的飲料。
但我並沒有購買,以價格來說,這不會是工人平常吃飯會想負擔的價格。
工家美術館除了飲食,也販售紀念品,頗具特色。雖然不一定會吸引我就是。
離開美術館後,不願繼續受烈日狂照的我趕緊去尋找租來的機車,奔向下一個較為涼爽的地點。在路途上,我看見幾名工人在這美術館旁的工地進進出出。不知道他們對於這個美術館、這座展覽作何感想?而這些展出,是否會有更多更多與一旁現場工人互動(訪談、實錄等)的機會?
這場展覽預計從6月多持續三個月之久,不免也讓人期待並想像,下一場展覽,又會和工地這剛烈的元素,作出怎樣柔和多變的呈現?
看著那些在烈日下工作的工人,不免敬佩也擔憂。敬佩他們的體力與耐熱性,也擔憂這越來越熱的天氣,他們能否安心、安全的繼續作業。
工家美術館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11:00-17:00;週六、日至17:30。
地址:台中市西區館前路71號(勤美誠品正後方)
網站、FB
那些博物館、美術館遊記
匆匆台北│追尋民族文化的燦爛時光─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回嘉作夢│台灣花磚博物館,找回台灣老物的色彩斑斕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