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er經驗談:迎來第十集,回顧《敘事圈》Podcast頻道一路走來

我的Podcast節目《敘事圈StoryCircle》上架播出至今,在本週將迎來代表性的第十集!在這麼有意義的一集,我將以經驗分享為主題,談談自己做Podcast節目至今的經驗,也希望若有心想做Podcast的朋友,這篇文章能給你們一個參考。

*點此收聽指標性的第十集Podcast!

為何想開始做Podcast?

Photo by Brett Sayles on Pexels.com

我想我會開始做Podcast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自己聽太多了吧!

*敘事圈Podcast收聽SoundonsoundcloudApple podcastKKOBOX

從2019年起,我開始聽Podcast節目,像是《轉角國際:重磅廣播》、《經典也青春》、《鏡文化為你朗讀》、《知識好好玩》等,都是我在工作回家後的休閒之一。畢竟工作時都在用電腦,興趣也都會用電腦,有的時候,閉上眼睛,打開Podcast,聽聽自己感興趣的節目,真的很放鬆也很有趣。

那些我常聽的Podcast推薦─1那些我常聽的Podcast推薦─2

Podcast,通常是以聲音為主體,聽眾可以經由電子裝置訂閱以下載或串流節目製作者的音檔、影片等,從而接收內容。有點類似廣播,但比起廣播又有更豐富的選擇性與自由度。

對於iphone的使用者來說,只要點開手機內建的Podcast APP,就能夠搜尋節目並收聽。

在這個從圖像化走到影像化的年代,回歸到更古老的聲音,我想是有其必要的。透過聲音,透過Podcast,我們能聽到那些不同的人,用不同情感的聲音,說出不同的故事與知識,有時,會比影片還更令人有貼切感;比文字還更有具象感。

什麼是Podcast?《敘事圈》

直到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響,台灣Podcast大爆發,上千上百的節目突然如潮水般湧進各Podcast平台,這也使得我產生好奇心。心想,我自己是不是也能來做一檔Podcast節目?特別是在看了一些現在赫赫有名的Podcaster如《股癌》等的受訪文章,以及在粉專詢問關注敘事圈的朋友們後,更是刺激自己想做節目的興趣。

尤其Podcast比起Youtube,在設備與後製上相對簡單耗時也較短一些,並且內容又不若廣播需要特別的口條訓練,談話方式也較為輕鬆,讓我特別想要嘗試(同時也是我沒有要做Youtube的原因)。

「除了文字,用聲音說故事也不錯!」於是,在2020年7月底,我踏上了Podcast的未知世界。

如何開始做Podcast?(前置作業與每一集如何準備)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分享一下我的poscast錄音設備~ 提醒各位,本週節目停播一週喔~我要休息QQ 👱‍♀️聽了「敘事圈StoryCircle」的Podcast節目,就快來填回饋問卷吧~為了節目越來越好,阿諺可是非常需要大家的回饋呢! (回饋問卷在這裡👉https://forms.gle/4swrNxoaqeD3QRKX7) 👨‍🦰感覺是很用心經營呢! 👱‍♀️敘事圈的Podcast節目內容也非常多元,從旅行、地理文化、歷史、人物、時事都有!他談過台灣四個極點的故事,也談過拉麵、也談過自己的媒體經驗,更有「實境錄音」,帶大家用聲音跟著阿諺去旅行呢! 👨‍🦰這麼厲害!? 👱‍♀️除了Podcast節目,阿諺平常有在寫「敘事圈」網站,幾乎每週出兩篇,豐富又有內容呢! 👨‍🦰先記起來,我今晚就來聽聽看~ 👱‍♀️真的嗎?那你一定要聽「敘事圈StoryCircle」喔!不論在Apple Podcast、Soundcloud、聲浪Soundon還是KKBOX都聽得到! 👨‍🦰我真的要找時間聽一下Podcast了! ↑↑↑↑如果你的時間是逆轉的,倒著讀也可以↑↑↑↑ Photo by Will Francis on Unsplas 【敘事圈Podcast這裡收聽】 📻Sound on 收聽:https://sndn.link/storycircle 📻Apple Podcast收聽: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5%98%E4%BA%8B%E5%9C%88-storycircle/id1524214491 📻KKBOX收聽: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olptHNDYcvyreeZh8 📻Sound 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chiyen-wu #podcast #播客 #錄音

A post shared by StoryCircle (@storycircle123) on

在我打算開始做Podcast後,便馬上私訊做Podcast已久,並且很用心在這一塊的Podcaster,她給了我很多建議,甚至傳了個超級豐富的Podcasters整理包給我,感恩讚嘆到淚流滿面之餘,也讓我開始有所行動。

*看看那些Podcaster的故事:Podcast上的語言學家:我們說出口的每句話,都有著滿滿的故事!

為了成為一位合格的Podcaster,我著手作了以下準備:

1.買麥克風

一名Podcaster最基本要有的配備,就是一個好的麥克風。你絕對不要期望只靠手機或筆電直接錄音,那樣效果並不好。一般而言,麥克風可分為「電容式」與「動圈式」,前者敏感度較高,比較容易收到環境音,後者較反之,常見的像是唱KTV那種麥克風,大多數Podcaster會選擇動圈式麥克風來錄音。此外,麥克風依接收範圍又可以分「全指向」、「心型指向」等,如是要單純錄人聲,個人會建議採用心型指向麥克風。

不過我為了麥克風,人生第一次走入樂器行,在老闆的細心推薦並考量有限預算下,買了電容式的麥克風,也就是我這十幾以來拿來錄音的小紅,外型酷炫,收音品質也不差。

*特別注意的是,有時候要買的不只麥克風本身,還有固定架、避震架,以及非常重要防止爆音的「防噴罩」,有的麥克風甚至需要一些轉接設備,價格加一加超過三張小朋友跑不掉。

2.安裝後製軟體

買好麥克風後,接著就要安裝後製軟體了。一般而言,最多Podcaster使用的後製軟體是Audacity,這個軟體操作上非常直觀又便利,而且有繁中介面,真的很好上手。一開始要先熟悉基本的修剪、調整音量、壓縮聲音等操作,一個最基礎的Podcast音檔就能做出來了。

等到熟悉後,就可以開始來研究更多更厲害的功能,讓聲音的品質更加提升。

3.選擇Hosting

完成以上基礎的裝設後,接著就可以來申請Hosting啦!所謂Hosting,指的就是代管Podcast的服務商,正如有些人寫文章會放到痞客邦一樣的概念。在台灣最大的兩間Hosting,包含Soundon與Firstory,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除了提供平台外,也提供不少技術資源,也包含能讓Podcaster增加收入的部分。像我個人是用Soundon,操作起來非常容易,而且他們也提供新人很多宣傳機會,最重要的,就是有個很完整的分析後台,可以看到你的節目收聽群眾從那些裝置來,有多少人訂閱你的節目等等。

當然,這些平台國外更多,像是SoundCloud等,但我了解不深就不逐一介紹了。

把你的節目創立好,音檔上傳到Hosting平台後,便能產生RSS連結,而這個連結可以放到如Spotify或是Apple podcast等單純露出節目的平台(通常Hosting自己也會有露出平台),讓更多人能夠聽見。

4.加入相關社團

1+1的力量總是大於2。所以我除了尋求現役Podcaster的幫忙,也加入了不少Podcast網路社團,如Soundon的「Podcast聲研+」或是「台灣播吧 Taiwan Podcaster Bar」,得到很多技術或內容上的知識與資源,也與更多Podcaster交流,互相成長!

5.開始錄吧!

基本上做完上述準備,就可以開始錄音了!錄音時,請先確保自己所處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有的人若是自己在家錄,甚至會克難的躲到衣櫥裡錄,這我是沒試過,但收音品質應該會更好才是。

接著,在錄音前,簡單的寫一下自己要講什麼,但不用寫太細,不然會變成念稿不自然。也可以像我之前有幾篇都會搭配自己網站上的文章,更有系統性。

錄音時就盡量自然一點,不用刻意裝做和平時不一樣的聲調,像聊天一樣,自然流暢的說話吧!

當然,大部分人包含我自己,並非專業出身,難免講話有時會卡、會不斷「然後、就是」,或是一大段空白突然忘記要說什麼,這時候後製就發揮效用啦!不過我個人會建議,不必要每個贅字或是突然的忘詞等都要剪掉,讓自己的音檔成為一個可以媲美廣播的作品。其實自然、輕鬆,正是Podcast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嗎?

*如果對於Podcast製作有興趣的,更詳細內容可以聽聽百靈果教主們的「免費教你做Podcast系列

做Podcast至今,有什麼心得?

Photo by Magda Ehlers on Pexels.com

其實我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在個人簡介中寫上「Podcaster」這個詞,也沒想過自己做節目會做到第十集,訂閱者從個位數成長到兩位數,當然也沒想過,開始有人會注意到這節目,並詢問合作。

要說我做Podcast至今有什麼心得,其實還不少,以下簡單分成四個部份來說明:

1.長度與頻率

節目的長度與節目的更新頻率,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像我自己並不喜歡聽太長的節目,所以我傾向錄30分鐘以內為主,雖然常常因為故事太豐富而超標。不過這事情因人而異,像我最近恢復到台北桃園兩地通勤,30分鐘以上的長節目反而成為我在公車上的救贖,所以真的沒有一個標準。但我還是會傾向錄30分鐘以內啦!

至於頻率,個人建議是一週更新一次最好,有的人很厲害會一週更新兩到三次,甚至日更,我自己是做不到,但就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就好,畢竟現在Podcast節目那麼多,你沒更新時你的聽眾還有其他節目可以聽,真的不急。

2.關於錄音

我錄音大部分都是路一段剪一段,但會這樣做的應該非常少。想到最新的一集,做了遠端的訪談,因而無法邊錄邊剪,但卻是一氣呵成,感覺也很不錯。我希望自己之後能朝向錄完再剪去進行,畢竟這樣比較省力。

而錄音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卡住或是口齒不清的問題,雖然我自己一直認為「自然就好」,但這一點畢竟還要持續做改善。想想「股癌」之所以能夠這麼受歡迎,不單只是因為他講投資談股票,更是他清晰的口齒、幽默的對話,以及邏輯性滿滿的論述,讓就算只是股市小菜雞的我也聽得很開心。(他真的很強大,完全沒有任何配樂或是對談,就一個人一直講!)

再錄完音後,有些人錄就不會打開來聽自己的聲音,而我是會聽兩次甚至三次以上的人,為了要了解是否錄得好,哪裡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縱使一直聽自己的聲音感到有點奇怪,但就這樣聽下去。

總之,就是多錄、多聽,持續改進吧!

3.關於合作

其實合作,或說業配這件事,我自己在這個網站上算是小有經驗,但換到Podcast上並沒有。之前曾經受邀「雨都漫步」及「Goshare」的合作文章撰寫,我都順便提到自己可以加入Podcast進去。於是也嘗試了在正題前的介紹,以及整集的相關內容。

而最近,收到了一個專門對Podcast的合作邀約,讓我受寵若驚外,也不由得開始認真正視這回事。收到邀請的當晚,我整個下班時間幾乎都在認真製作網站與節目的簡報,以及一些報價內容 ,這也讓我意識到這樣的簡報的必要性。

我不會把他稱之為「sales kit」,但介紹自己的節目的一份簡報,絕對是有製作的必要性。

至於有些人聽到業配就不知道在氣什麼,我個人覺得是這樣:今天人家來找你合作,是一種對自己的肯定。況且,只要有明確標示這是合作內容,並且合作的對象是個自己也喜歡、也認同的,那實在沒什麼理由不合作。至於他人的批評?除非是針對內容上的實質批評建議,不然針對合作本身,那些無謂的批判,或是單純不爽「合作」(我不說業配原因是因為有些沒拿錢,只是單純互惠)這回事的,實在沒必要去理會。

4.一些嘗試

繼上一集的遠端訪談後,我就想在做更多不一樣的嘗試。畢竟我這是「敘事圈」,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物故事搬上Podcast的機會,此外,仍夠有更多類似「雨都漫步」那集的實地走訪,讓人能身歷其境。

至於其他未來想嘗試的,可能就是和一些Podcaster合作,並在錄音這件事上持續精進,甚至去參訪、了解那些專業的錄音室吧!

其實,我自己其實還是一個非常新鮮的Podcaster新鮮人,這篇文章只是一點小小的心得及經驗分享,但希望不只是為自己留個記錄,也希望有幫助到有製作Podcast的人們!大家一起來說出自己想說的,讓更多人聽見你的聲音吧!

敘事圈Podcast收聽SoundonsoundcloudApple podcastKKOBOX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開播!→SoundonsoundcloudApple podcast、KKOBOX搜尋「敘事圈」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