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的斑龜,鳳梨酥,就在今天(2020.11.3)正式滿四歲了。從去年把牠自水族街帶回家開始,一隻不到半個手掌大的烏龜,竟然快速增長,到今日已經有重達343公克(一年前僅60公克重),甲長13.5公分、甲寬13公分,和我的手掌差不多的大小。(而我的手,又比其他人的來得大。)
還記得當初在水族店裡看到一群斑龜,下定決心要買後,水族店老闆給這群乾養著,不動如石頭般的烏龜加水,一時間所有烏龜開始爬動,那畫面有點震撼的像在看動物星球頻道。我挑了一隻並不是最有活力,也不是最無精打采的那隻龜帶了回家,那感覺就像我一樣,不會是衝在最前面的,也絕不會是落於人後的。從此,展開牠不一樣的龜生。
我並不清楚牠的年紀有多大。只記得店長說好像有兩、三歲,在google上查了些資料,觀察腹部與殼的圓圈,猜出大概三歲左右的年紀。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生,於是想,在我買下牠的那一天作為生日,也就是今天。
至於為什麼牠要叫鳳梨酥?其實也沒為什麼,只是我想了很多名字,都是以「ㄙㄨ」結尾的甜點,如提拉米蘇、鳳梨酥、蛋黃酥等,而根據牠爬行的方向,決定牠的名字,最終,牠自己決定自己要叫鳳梨酥,縱使看來一點也不像。
這一年,多了鳳梨酥的陪伴,好像有那麼一點不同,但又沒有到很劇烈的變化。烏龜不會叫,也不像狗一般黏人,也不會像貓一樣不論做什麼都可愛得惹人著迷。但烏龜比起魚聰明一點,在照顧上花費的時間與金錢也不用像貓狗那麼多,對於普通收入的「小資族」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寵物。
當然,這也不是說烏龜放在那不管就會自己活得好好的,牠需要注意水溫,需要日照,而牠也如同其他動物,一樣有自己的個性,一樣會感冒。在水族店養的烏龜,通常健康狀況都不太好,而在我收養牠沒多久,便出現了肺炎的症狀,讓我第一次走進寵物醫院,也讓我因此了解更多這個看似呆傻的動物,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
1年後,鳳梨酥依舊很膽小,如同大部分斑龜;依舊很愛吃,如同所有的生物;依舊很容易受驚嚇,如同我剛買回來時一樣,依舊笨笨呆呆的,如同我初次見到牠的樣子。
但比起1年前,牠更大隻、更重,也對我更熟了。除了我以外,比較沒有和牠接觸到的我家人,有時牠看到也會縮進殼裡、躲進水中,更別說不認識的人,發出各種聲響,讓牠一整天都不敢探出頭了。
牠總是在發呆,卻有時候是看著我發呆(像是我對牠唱歌的時候),我能感到牠有時看著我是一種安心的狀態,而外在的表現也很明確,腳伸長長的,一副很放鬆的樣子。當然,有時牠還是會被我嚇到,真的是不知牠的膽被丟到哪個偏遠的地方,似乎永遠找不回來似的。
現在「毛小孩」經濟當道,但其實不一定要毛茸茸的動物,才能當作家中的一份子、才能夠被特別對待。像是烏龜這類的「爬小孩」,在許多人眼中也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
我期許這個爬小孩,在過了牠的四歲生日後,能夠繼續平安的長大,十幾年後,仍舊是一樣的充滿著活力,一樣的在水中、在地面,自在的奔走著。
更多鳳梨酥日記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開播!→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搜尋「敘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