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很喜歡劃重點,長大之後,也是做著以劃重點為生的工作,持續著會劃重點的興趣。
從事媒體工作,特別是記者、編輯,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從龐駁的資訊中擷取重點,並組織成一段段讓人能順暢閱讀的句子;幾千字幾萬的資訊,最終可能濃縮成不到六百字的文章。
劃重點看似簡單,但卻是需要訓練的。劃錯了重點,輕則成為不必要的贅字,重則讓內容產生了混亂,是不可不慎的事情。
至於,劃重點要怎麼訓練?除了字面上的「劃」重點外,還有聲音上、影像上的劃重點,也可以說「找關鍵」,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練習。
文字的「劃重點」,最常出現的就是在我們這些編輯的日常工作中,你需要撰寫出一篇整理性文章,或是社群上需要發貼文,都需要劃重點。
在平時,可以試著去做「重整」的練習,針對一個事件,蒐集至少三篇以上的文章或報導,然後整理出不超過600字,並且有著確實主題的文章,文章內必須要有主角、有事件描述,最重要的,是有關鍵字。
舉個例子,像是「電視台關台」,你可以試著去尋找三篇以上描述這個事件的文章與報導,並確定好你的撰寫方向。是要單純的資訊整理?還是要加以評論?後者又是另一層難度的事件,在這邊我們可以先從前者開始練習。
確立好撰寫方向後,再來就是確認主題,是要寫電視台被關的最後一天?還是要寫電視台被關的正反爭議?這些都會影響到你要找的素材。
主題確認好後,就可以來整理文章劃重點了,但請記得,在劃之前,你不能忘記的,還有「主角是誰」這回事。主角是電視台?還是觀眾?還是電視台員工?這些都會影響撰文方向與你要劃的重點。
假設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是電視台被關的最後一天,主角是電視台員工,那麼重點就會著墨在他們身上,可能包含著:員工們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電視台在當天的節目安排與員工的關係⋯⋯等,劃出來的重點,不能偏離「電視台最後一天」、「該電視台員工」這兩個分別代表「時」、「事」與「人」的主題。
劃好後,就可以開始試著撰文,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劃對重點。
因為本篇內容主要是談「劃重點」而非撰文,所以這部分我就簡單帶過。你可以試著用新聞寫作最基礎的倒三角形寫作架構:首段是最重要的資訊總結,包含「人事時地物」;中間則是細節描述,末段則是其他補充細節,最好可以找句關鍵的話作為結尾。
如果,你對時事整理還沒有信心,那可以先從自己日常生活去做實踐。找一件今天經歷的事情去整理細節。例如「我重灌了我的電腦」,主題就是重灌電腦這件事,並「從記憶中劃重點」,以問句為出發:為什麼我要重灌電腦?我做了什麼進行重灌?重灌之後的電腦效能如何?重灌之後的利與弊…等。像這樣日常的事情,也可以是劃重點的練習之一。
至於剛剛有提到聲音與影像上的劃重點,其實大致方法差的不遠,唯一只差在後續的製作。從一個主旨確立開始,再到以問句作為提點,再到最後的實踐撰文,劃重點其實不難,只差有沒有多多練習。
或許,你可以先從我這篇短短的文章開始,練習劃重點,並試著寫成一篇簡短但有邏輯與內容的筆記吧!
媒體人說: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開播!→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搜尋「敘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