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竹市。
在工作上,我曾寫過一篇新竹旅遊懶人包,寫得洋洋灑灑,卻僅只於資料的蒐集整理,而自己從未到訪過。
「新竹市,是全台灣古蹟及歷史建築密度最高的城市。」光是憑著在某個新竹旅遊相關網站的這一句,就足以讓我特別想前往。更別說因為想要見證自己寫的懶人包,是否真如描述的一樣好玩,而那些美食,是否真能翻轉新竹「美食沙漠」刻板印象這回事了。
終點站:新竹
新竹在過去,是清代鐵路的終點站;如今也仍是一些北部區間車的終點。如風一般,臨時做了前往新竹決定的我,從桃園跳上火車,就這樣一路搭到最後一站。
「終點站,新竹到了!」,列車打開門,隨著整車的人群步出月台,一陣陣微風吹來,像是滿溢熱情但又點含蓄地招呼:「歡迎來到新竹!」
走出月台,跨過天橋,出站後,並不急著離開。轉過頭,從外而內的,我再度朝聖這座全台最古老的車站,它那典雅、莊嚴的不凡。
新竹車站是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車站,也是是全台唯一沒有招牌的火車站。新竹過去是清代鐵路的終點,第一代站房所在是今玻工館位置。到了1913年現今站體完工。二戰後有再整修。建築樣式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具有陡斜的屋頂,為整個車站帶來優美典雅的異國情調。
走進站內,空間比起外觀少了古典美,但在近一次「微整形」後,多了不一樣的舒適。2020年,因應「台灣設計展」在新竹,台灣設計研究院針對新竹車站做出「微整形」,改變天花板照明、指標設計去除刻板印象色彩並讓風格一致、將原有物件整理收納,還原一個更舒適空間。潔白簡約,可說是新竹車站微整形後的最佳形容。
*關於此次「微整形」的設計概念可見此處設計師的說明
出發,尋找又舊又新的公園!
來到新竹,我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那個最近經過一番改造,並保有許多歷史建築的新竹公園,以及裡頭的新竹動物園。
從車站到新竹公園並不遠,走過一旁明亮且指標明確的地下道到後站,再步行不到十分鐘就可以到達這座新竹的都市綠寶石。

占地約13傾的新竹公園,是全新竹市最大的公園。創立於1925年的它,是個很舊的地方,卻也是個很新的地方。
這裡有充滿故事的新竹市立動物園、湖畔料亭 Liaoli、玻工館,也有充滿文化能量的風Live House、春室 當然,更有滿滿的綠意盎然。
不論是想要親近動物,感受生命的溫度;或是深深呼吸,沉浸綠意的暢跨;還是走過歷史,享受與親人、朋友、戀人,或是自己一個人的悠閒時光,新竹公園都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地方。
這是個很舊的地方,卻也是個很新的地方。在這裡,感受著吹過歷史、吹過森林,還有吹過陣陣笑聲的風,享受著微風輕拂,最怡然自得的舒適。
而在新竹公園內的新竹市立動物園,雖然面積不大,卻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在2019年的「REBORN」之後,成為一個最新型態的動物園,展示出一個生命教育、動物友善的新發展,也保留了一些過往的痕跡,等著人們來探索。
新竹公園
地址:新竹市東區公園路
時代眼淚下的東門市場
在新竹公園內,豐富又舒適的讓我待上好長一段時間都捨不得走。但肚子有點餓,仍舊需要找地方覓食。而我的目的地,選擇了歷史悠久的東門市場,而非觀光客必去的城隍廟街。
從火車站走到東門市場,並不會太久,是很剛好的愜意。可惜的是,我來的時間不太對,當時正是下午三點多,東門市場內那些新的美食攤商並沒有太多開幕,只得簡單吃了天婦羅與貢丸湯後便離去。
不過卻也因此,讓我看見新竹東門市場的兩種樣貌:白天的蕭瑟,還有夜晚的活力。
設立於1900年的新竹東門市場,曾是台灣最大的市場,過去一直是新竹市民採買生活所需最重要的市場,更在1977年改建為地上3層、地下1層的大型集合市場,還引進全市第一台手扶梯,賣許多舶來品,是最時髦的地方。
但隨著新形態購物模式興起,東門市場面臨挑戰。如今來到東門市場,特別是白天的時候,總能感受到那股冷清。特別相較於外頭熱鬧的人來人往,這裡很多商家沒有營業,走上二、三樓,更是處處鐵門深鎖。
對於老舊事物的活化,似乎是近來各地都在推動的目標。近年來新竹市府也逐漸推動東門市場活化,讓許多年輕店家進駐,到了晚上這裡成為另一種各具風格的「夜市」。可以看見截然不同於傳統市場的燈光與擺飾,還有那一群群覓食的年輕人們。
若是走到三樓,可以看到市府規劃出「東門青年基地」的空間。他們以每月1500元的低廉租金,扶植新竹在地年輕人創業,目前可見咖啡廳、服飾、廣播室等十來間店家。
東門市場給我的感受,讓我想到了最近很夯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所描述的中華商場,我雖然沒有經歷過中華商場興盛的年代,但透過這部劇我能明白他的獨特性。東門市場一樣有著狹小的走道、不同層樓的不同店鋪,同樣是室內空間,走在這裡,每個轉彎都是發現。
我在這裡看到一些老舊但迷人的招牌、看到傳統的雜貨鋪、看到古早的理髮廳,也看到與這些傳統風格不搭的咖啡廳、錄音室,差點成為時代眼淚的東門市場,在近來積極轉變下,有了更多新的可能。
就跟新竹一樣,既舊,又新。也讓人期待,他的未來,能找回當初的榮光。
東門市場
地址:新竹市東區大同路86號300
新竹,好多古蹟!
在下午短暫的東門市場逗留後,我打算先到外頭走走,等五點多左右再回到這裡覓食。
從東門市場朝市政府方向走去,並參觀了新竹美術館,沿著護城河公園到新竹東城門,一路上,發覺新竹真的不只有「高科技」的一面,更是滿滿的古意!
也難怪新竹市是全台灣古蹟及歷史建築密度最高的城市了。
大而典雅、肅穆但不威嚴的新竹市政府,本身就是一個很美的古蹟。啟用於1925年的他,從一開始就是日本時代的新竹州廳,當時下轄如今的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
這棟建築雖然只有兩層樓,但從外而內都獨具魅力。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的和洋混合,是當時台灣許多官方建築的特徵。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路過絕對很難錯過。
進入大廳內,則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
那個下午,我僅是在外頭簡單拍照。不知道是什麼因應兒童節的活動,當天好多家長帶小朋友在附近遊走,甚至也跑進市府內集章。
剛好這天天氣正好,暖陽斜灑下的紅磚古蹟旁,大人小孩在市府內外有說有笑,這樣的畫面呈現出滿滿的溫馨,而這也是在自由民主的國家才得以見到的美麗畫面。
新竹市政府
地址:新竹市北區中正路120號
在新竹市府旁,有座較小的紅磚建築,同樣散發著迷人的典雅氣質。那便是新竹美術館。
我走進館內簡單的參觀了一下,這棟兩層樓建築空間雖不大,但從內而外都很美。裡頭的展覽是跟新竹有關的藝術,完完全全的與在地做了完美的連結。
這棟美術館原本是1925年新竹州新竹郡管轄的新竹街(現新竹市)的新竹街役場所在。 1930年,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新竹街役場也更名為「新竹市役所」(類似今日的市政府);1991年成為新竹市戶政事務所。直到2016年,才成為現今的「新竹市美術館」。
與市政府相仿,這座美術館有著日本傳統建築屋頂及西方近代建築之屋身,這樣和洋混合的美,令人深深著迷。
新竹市美術館
地址: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開放時間:週⼆至週日 9:00-17:00
FB
離開美術館後,轉往一旁的「護城河公園」,這裡的水很清澈,上頭還有些藝術造景,搭配著沿線的綠林,以及不知什麼名稱的白花盛開,美麗的讓人不想離開。
於是,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打開剛剛買的麵包,一邊看著水岸,一邊吃,享受最簡單的愜意生活。
那個午後,我在春末暖陽的照映下,結束小而充實的「野餐」從護城河公園一路步行到東門,沿途歡笑聲不斷。
到了東門前的下凹式廣場,可以看見不少年輕人在練舞(其中也有似乎是東南亞勞工的團體,很有趣),一些遊客在聊天,和樂的氣息,瀰漫在廣場上的護城河橋墩遺構,以及那聳峨的城門間。
1773年以莿竹圜植為城開始,竹塹就已經有所發展。1827年,當時的竹子改建成磚石城牆,並有四座城樓,包含現今仍存的東門(迎曦門)與其他方位的三座門。
日治時期後,新竹的古城樓正如許多城市一樣,在「市區改正」下面臨拆除命運,但東門很幸運地留下來。
如今東門已成為新竹市最重要的地標,象徵這個人們口中「科技之都」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在這座城門前站著,感受新竹最著名的風,把那種溫暖與歡樂,穿過城門,吹向城市的各個角落。
破解美食沙漠的刻板印象
「新竹是美食沙漠」、「新竹最好吃的是麥當勞」,不知這種刻板印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或許更多時候這只是一種網路上的迷因,但說久了好像也成真一般,正如桃園人無法告訴外地人桃園有什麼地方好玩,覺得桃園很無聊一樣。
我覺得,新竹絕對有美食,那麼多的商家、那麼多的人潮,怎麼可能都難吃呢?於是我遊走了東門市場,雖然吃不到想吃的「大角拉麵」,但也吃了銷魂的「硬派主廚的軟嫩料理」。在東門市場門口對側的麵包點買了幾個傳統麵包,都讓我覺得很滿足。
硬派主廚的軟嫩料理
地址: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02巷10號300(東門市場 1143號)
營業時間:11:30-14:00/17:00-21:00(週一休息)
FB
晚上,雖然已經撐到不行,但還是去朝聖了一些城隍廟的人聲鼎沸,滿滿的人潮在那排隊吃美食,誰說新竹是美食沙漠?
而按耐不住食慾的我,最後還是到附近巷弄內,老牌的福泉布丁豆花喝了碗三色豆花,用巧克力湯底真的很特別。下次若是再來,我一定要嘗嘗他們獨特的葉綠素豆花。
福泉布丁豆花
地址:新竹市北區平和街9號
營業時間:11:00-22:00
未完待續
我在新竹待的時間真的很短,就是下午到晚上不超過8小時的時間。但就能感受到這裡是多麼有趣的一個地方。在等八點半回桃園的火車前,在市區閒晃看到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這地方,走進去是個獨立書店,一旁還有簡單的小展覽,介紹新竹人的飲食記憶。
我和店員閒聊一陣,原來他只是來幫忙的,本身是個藝術工作者,以全台媽祖廟為目的進行環島創作,剛好的,這幾天在這裡展出。
他表示經營這個再生基地的「或者書店」團隊,對新竹有很深的了解,也不時會舉辦一些導覽活動等等。我拿了他們的名片,也給了我這個網站的名片,期待著下次再來,能夠在他們在地人的深度解說下,更認識這個又新又舊的城市。
新竹風永遠是不會停止吹拂的,正如我對這座城市的好奇,會讓我一來,再來。
★新竹住宿看這裡:Agoda搜出最佳住宿、Booking.com找住宿好價
★絕對有趣!新竹深度半日遊城市小導覽
更多遊記
花蓮鳳林│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經過木屋炊煙,走過舊軌道,發現遺落在山林的記憶。
桃園老城的光與影:漫步桃園老城區,尋找桃花源的前世今生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