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心推薦│《味道福爾摩莎》,閱讀屬於台灣的食物記憶

自從在書局買了飲食作家焦桐的《台灣舌頭》後,我便佩服於他對食物的描寫,以及與個人記憶的串聯,還有對食物歷史演變的介紹。有一次,偶然在二手書店看到他的《味道福爾摩莎》,厚厚一本共有700多頁,裏頭紀載各式各樣的食物滋味與回憶,讓我這個吃貨覺得非買不可,自稱這書叫做「吃貨聖經」。如今讀完,我覺得這樣的美譽並不為過。

從路邊攤到餐廳,從山珍到海味

《味道福爾摩莎》一如其名,寫的是福爾摩莎,也就是台灣的食物。這本書內寫的內容共可分為幾大類:飯類、粥類、麵類、粉類、羹類、水族類、肉類、果類、蛋類、醬類、飲類、甜點類、店類與其他,非常多元豐富,可說是從路邊攤到餐廳內的東西無所不包。

書的主要內容,其實是收錄並微調焦桐過去的《台灣肚皮》、《台灣味道》、《台灣舌頭》三本書的內容,加上四十多篇新文章整理而成,每一篇文章都是在談一樣食物或是飲品,以及作者自身與這食物有關聯的生命經驗,讓內容不只是看了肚子餓、或是認識一些食物的作法、好店資訊、食物源起等,更能感受到每一道食物背後乘載著作者自身的情感記憶,進而喚起讀者自己對這款食物的生命經驗。

而這本書內每一篇都是獨立的散文,你可以說這是本散文集。所以想要一篇篇按順序看,或是根據裡頭作者生命歷程的時序看,或是純粹先從自己喜歡的食物、家鄉的美味看起,怎麼看都可以。

而我自己雖然是全部按順序看了一遍,但我非常相信,未來我一定會在吃到某道書中有提及的食物時,再翻開這本書看一次,感受這道食物背後的故事與不同凡響的滋味。

什麼是台灣味?

「什麼是台灣味?」這是個大哉問。讓我想起幾天前我和同事們在討論公司網站上分類的問題。身為旅遊資訊網站編輯,我們的內容有一半包含美食,因此對於不同的美食做分類就很重要。我們那時分類分出了「台式料理」與「中式料理」和其他各式各樣的分類。而對於「台式料理」與「中式料理」的不同,做出了一番討論,大家一致都覺得,台式料理確實不同於中式料理。

有的料理是從中國傳到台灣後產生作法上的變化、原料上的變化,有的則是因應台灣的氣候與民俗,而出現的獨一無二。更別說到了近幾十年,由台灣獨創的美味(如珍珠奶茶)了。

「什麼是台灣味道?」這句話正是焦桐撰寫這一系列作品的起因。他自己說,為了回答這問題,他轉換成刻意的書寫,花了數十年的時間。而這數十年間,他這一篇篇的答案,都讓我們從文字中品味到台灣獨一無二的味道。那是充滿大歷史、充滿人情、充滿想像的。

如《蒙古烤肉》這篇他寫道:

蒙古烤肉是一種熱騰騰的隱喻,是台灣外省族群的味覺家園,是一個北京人在異鄉的烤肉想像,創造出子虛烏有的家園烤肉,裡面是離散的故事。

《蒙古烤肉》

或是《薑母鴨》這篇:

薑母鴨已形成台灣特有的庶民文化,其工藝、食材都簡單而質樸,自我表述著多元意義。生猛,又略帶嘉年華式的愉悅,二三十年來正形塑著我們的集體記憶。

《薑母鴨》

宵夜時段,配點飲食文學吧

最近越來越少吃宵夜的習慣,但我卻都會在宵夜時間看這本書。那並不是一種自虐的行為,而是這時間對食物的渴望會莫名的強烈,讀起這本書會更有味道。我很喜歡焦桐在裏頭的形容,讓人恨不得現在就吃起來。

如《梅干扣肉》這篇:

青春是再也喚不回了,卻可能會老得漂亮,像我們亟待開墾的智慧。像梅干菜,油脂牽引菜乾,引出甘味;那菜葉久經發酵,蘊蓄出獨特的香氣,和陽光的味道。

《梅干扣肉》

或像《珍珠奶茶》這篇:

粉圓徜徉在茶湯中,吸吮入嘴,輕柔撫觸舌尖,滑動,像舌頭之外的另一個舌頭。每一顆粉圓溜進嘴裡都像一次甜蜜的吻。

《珍珠奶茶》

除了單純對食物本身的描寫,加入情感的部分更是我所喜愛的原因,他把每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食物,都寫得像一篇史詩。如《牛舌餅》所寫的:

牛舌餅的甜很含蓄。生命為了我們享受它,給予了一種最淺顯的甜味。生存的喜悅,在我咀嚼微甜的牛舌餅時。

《牛舌餅》

或是《貢丸》所描述的

貢丸是一種錘鍊美學,舂搗至糜爛而用另一種樣貌呈現,它以充滿彈性的性格提醒我,像飽嘗生命淬練後的一種能量,壓抑之後的奮起。

《貢丸》

吃點台灣的美味,佐一本《味道福爾摩莎》,品嘗到的,不只是「好吃」兩個字,更是好吃食物背後的文化、自然,還有生命的故事。

味道福爾摩莎,2015,焦桐,二魚文化

更多書心推薦

書心推薦│港式台派:日常文化的漫遊,香港記憶的保存
書心推薦│卡謬《鼠疫》,疫情之下的孤獨、喧囂、邪惡與正直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