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桃園有哪裡好玩?」在地桃園人大多是答不出來。甚至就像我,會說「桃園最好玩的就是去台北玩」。
但直到我開始做Podcast,開始更深度認識桃園後,加上近來桃園的文藝風氣與文史保存意識增加,才發現這個適合居住不適合娛樂的地方,其實也有很多很有趣的東西。
我覺得做了那麼多集,卻好像都還沒談談「桃園一日遊」這回事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呢,今天這一集,就以我一個在桃園不土生但土長至少超過20年的在地人觀點,來介紹給各位,連桃園人自己都說「很無聊」,「去台北最好玩」的桃園市區,該怎麼玩吧!
說明一下,這裡講的都是桃園,指的都是桃園市桃園區。
桃園老城區景點
一趟桃園之旅,就讓我們從城市的起點─車站,開始吧!
桃園軌道願景館
如果你是從萬壽路出口走出車站,在出口旁的公車亭再過去一點,就是這趟桃園之旅的第一個景點了。
桃園軌道願景館的建築,原本興建於1936年的鐵道舊倉庫,屬於和洋折衷式建築,大概是在2017年時整修成鐵道願景館。
這座願景館空間其實沒很大,但很值得參觀!這裡展示了桃園的鐵道發展史與捷運系統的發展、未來的規劃等,如果是鐵道迷一定會很喜歡。
走進願景館,你可以發現過往桃園複雜的輕便鐵道路網、還有舊時的桃園車站模型,讓人意外發現,原來這座車站過去那麼美。
除了捷運規劃與發展的介紹外,願景館內還有趣味的互動體驗,還有「桃園號」小火車可以搭乘(看到小小的火車坐滿笑開懷的小孩與大人,很突兀卻也很讓人會心一笑)。站外也有舊的車站月台與國內第一具開放式「實體潛盾機」(挖地下捷運隧道的),讓你在一趟短短的旅程,就能體驗桃園過去到未來的鐵道發展軌跡!
桃園公民會館
離開願景館後,往遠東百貨方向走,經過仍然在大肆修築中的站前廣場,轉個彎,朝著中正路前進,直到中正路與中華路的交接口。這裡算是桃園舊市區最熱鬧的地方,有著滿滿的人潮,特別是造型獨特的玻璃建築─統領廣場周邊。
而位在桃園最熱鬧的統領廣場對面,近來出現一棟外觀潔白的建築,特別引人注目。
這座建築,是桃園公民會館。它過去曾是KMT黨部,如今則成為對所有人開放,展示桃園特色的文化空間。以「藝文便利店」為概念,展售出桃園在地的藝文商品,以及介紹桃園的文化特色。
一樓為展售空間,此外還有在地的美味—「打包」,讓你一邊吃包子,一邊感受桃園的文化魅力,使心靈與味蕾都感到非常飽足。而想要買點桃園的伴手禮,到這買絕不會錯。
二樓則為展覽空間,不定期會換展覽,展出在地相關議題的藝文創作;三樓則為公民租借空間。
現在負責經營桃園公民會館的,是為在地文藝推廣付出很多心力的「桃托邦藝文聯盟」。除了藝文會館的展覽與講座,他們也推出桃園老城區的展覽,讓人發現桃園,一點也不無聊,而是充斥著滿滿的故事呢!
桃園77藝文町

如果穿越公民會館旁的小巷,便能接到位在桃園成功路郵局旁的77藝文町。
這裡前身為桃園警察局日式宿舍群,如今則整修規劃為特色的文創園區。我認真說這裡並不大,但對於第一次造訪的人來說蠻值得來逛逛的。
園區規劃有多元化的空間區域與展演活動,包含文創商品販售店、手作體驗、展覽坊空間、假日市集、成真咖啡…等,很適合一個平常的周末時節,到這邊慢慢逛喔!
新民街
讓我們回到中正路,沿著主幹道走,經過新民街時,你一定會覺得這裡有點不一樣。
新民街可以說是一條最短的老街了。在過去我走過街口,看著特意設立的看板,與眾不同的鋪磚地面,實際走進去,又總一無所獲,看不見他的「老」,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但直到之前我參加了桃托邦的老城區導覽後,才發現他的珍貴價值。
這條不到三百公尺的老街,是昔日「桃園第一街」,雖然風華已不再,但總能從中發現一些什麼。如果參加一些在地的導覽,你會看見街上現已歇業的「富貴嫁妝百貨」,或是傳統米店、還是被鐵皮牆圍住的楊式家廟等建築,其實都充滿著故事。
而想要更深度「體會」新民街,可以到隱身在新民老街巷弄裡的「只是光影」咖啡廳,點份「只是新民餐」,綜合了中崎布丁蛋糕、張豐盛花生麻荖、新珉老油條及張松麥芽糖等桃園老城區老店的特色,讓你從味覺品味桃園。
此外,你是個文具控的話,新民街上的「小鹿文具所」也很值得去看看唷!
桃園大廟
從站前一路沿著中正路走,過了好多條街後,你就會遇到一個圓環,這圓環的中心是座廟。這座廟,是桃園人口中口中的「大廟」,正式名稱為「景福宮」,是在地的信仰中心。
從1811年建立完成以來,景福宮已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並且作為桃園古城的中心,雄偉壯碩的存在著。近觀這座廟,有著其他廟宇難以比擬的價值,特別是屋頂的部分,雕梁畫棟的非常壯麗。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廟內的老花磚了,這些花磚每一片如今都有著極高的價值呢!
據說以前大廟前的廣場攤商聚集,後來遷到附近的兩座市場內。雖然如今盛況不再,不過偶爾也有些市集活動,很適合來這走走。
大廟口派出所
位在大廟旁,有個獨特的兩層樓紅磚建築,最近才剛翻修完成,是深入認識大廟與桃園在地文史故事的好地方。
過去,這棟兩層樓的建築一樓作為警察派出所;二樓則是清代的保甲組織,象徵著從保甲制過渡到警察制的見證,建築外還能見到當時保甲與警察的徽章。
走進裏頭,一樓主要是展出些與大廟相關的文史介紹,還可以看見一些桃園市區的老照片,發,發覺原來桃園以前那麼的美。(現在怎麼長這樣)
二樓規劃成一個特展空間,我當時參觀時,是在介紹桃園城的歷史,到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桃園過去也有座古城,而且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呢!
要走遠一點的話
如果想要走得更遠一點,不妨騎上ubike,從成功路一路往山邊走吧!順著成功路一直騎,騎過桃園「巨蛋」的圓環,跨過南崁溪,便能到達虎頭山的市集路口。我個人建議,可以繼續往上坡騎,沿著成功路騎到桃園神社(忠烈祠)的入口。
桃園神社
位在虎頭山的桃園市忠烈祠,前身為日本人所建造的「桃園神社」,是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日治時代神社,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古代唐風、日本風及臺灣近代風,採用上等台灣檜木構築,並已在民國八十三年經公告正式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也因為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而被電影《KANO》選中成為拍片場景。
來到桃園忠烈祠,彷彿穿越時空,回到1930年代。也像是來到日本的某個角落,疫情期間不能出國,在桃園就能來趟感受幽靜的偽出國之旅!
我真的很喜歡來這裡,覺得明明離市區沒有多遠的距離,卻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外桃源一樣。在這裡除了可以欣賞日式的屋瓦、銅馬、鳥居、石燈籠等等,一年內也會舉辦多次祭典活動,像最近一次的藏仙神社市集─臘冬燈籠祭,便在12月4日14:00 – 21:00舉行,來桃園神社逛市集、體驗穿浴衣、聽表演,還有什麼比這更享受的事?
虎頭山公園
在台灣各地有許多座虎頭山,但桃園的這座,應該是最親民的虎頭山了!
座落於桃園市郊的虎頭山公園,總面積達720公頃,有著二大遊憩系統、三大登山系統,為北台灣極重要的都會公園之一。
雖然對我這樣土生土長的桃園人而言,虎頭山公園可以說是「去到爛」的景點,但事實上他真的很值得一去再去,特別是最近步道系統全數設置完畢,不論什麼年齡層的人都能享受多樣化的步道體驗。像是有適合親子與老年人的全齡友善步道,從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奧爾森林學堂到桃信亭,全程走來輕鬆又有美景。
我的建議會是,參觀完桃園神社後,從旁邊的步道接到虎頭山,再沿著「虎嶺迎風步道」走到至高點的夜景觀賞點─「虎頭山環保公園」,整體走起來不會太累,而且能夠把360度大桃園都市景色盡收眼底,雖然說沒有什麼太代表性的景致,但輕鬆就能登山賞美景,可說是一種極致的奢侈!
桃林鐵路
在桃園高中旁,有條自行車道,稱為桃林鐵馬道。它的前身是桃林鐵路,是條在地人才知道的神祕支線。1968年,為了將煤運送至林口火力發電廠,台鐵興建了這條「林口線」支線。 後來,隨著周邊社區的發展,便辦理免費載客的「桃林鐵路」,讓這條路線上不再只有貨物與原物料,更多了人聲。
這條鐵路曾經是沿線居民,以及桃園高中學生的重要通勤路線,而它卻也隨著我高中畢業,跟著我們一起畢業。
如今火車雖已不再行駛,但騎上單車,沿著木棧道,好像能聽到火車駛過鐵軌的聲音一樣,感受到過往的青春片段。
就算你是對這條鐵路沒有回憶的外地人,它仍然很值得你騎上單車,或用步行的方式,沿著舊鐵軌一覽桃園隱藏角落的風華。
我推薦的方式是從桃園高中旁的「桃園高中站」一路往民光東路的方向騎,或是要反過來也可以,反正附近都有租車點!
南崁溪自行車道
近來桃園規劃了妥善的自行車道系統,其中最值得一騎的,便是沿著桃園的母親之河,南崁溪的南崁溪自行車道了。你可以選擇從虎頭山一路騎到南崁,也可以走一半路就折返。
我假日下午,常常會到家裡附近的桃園夜市租ubike,再沿著民光東路騎到三民公園的自行車道,順著南崁溪,一路騎到桃高,不論怎麼騎,風景都很美麗,都不會膩呢!
土地公文化館
你知道桃園是全台土地公廟最密集的地方嗎?來桃園沿著南崁溪騎單車,享受舒適旅程的同時,到了三民公園附近,也別錯過這座土地公文化館。
這座文化館的一樓就是一個土地公廟,而走上樓,能夠認識桃園市、台灣與海外華語等社區的信仰與奉祀文化之外,也展出各種為感謝土地公而舉辦的工藝、音樂、民俗表演中的常民藝術美學。
裏頭有些很有趣的復古造景,以及歌仔戲服可以換裝體驗,是桃園南崁溪自行車道沿線不能錯過的小景點!
其實以上介紹的這些只是桃園市區一部分的景點,如果你再聽完後對於這些地方有興趣,或是你其實就是在地人,不妨就來桃園市區,走過這些地方,發現更多有趣的事物。當然啦,也很歡迎來揪我,也可以帶你來一趟悠閒又有趣的桃園之旅喔!
更多桃園遊記
桃花源記│桃園神社─遊走聖地的前世今生
桃園老城的光與影:漫步桃園老城區,尋找桃花源的前世今生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