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淡水│漫步紅毛城,走過荷蘭與英國的足跡,品味歷史的光景

IMG_4884
紅毛城最為鮮明的印象

紅毛城,是你我在歷史課本上都有看過,可以說是北台灣最著名古蹟的存在。但是否有真正漫步其中,好好認識這座西班牙人打造、荷蘭人改造,一直留存至今的古城堡的歷史?我想這樣的人是不多的。

這是我第二還第三次來紅毛城了,在這一次更放慢腳步走過一圈後,我才能真的說,我去過了這地方。

西班牙遺跡之上的荷蘭城堡

P1220496
清代地圖裡的淡水
P1220497
紅毛城相對於淡水漢人聚落之位置圖

1628年,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並在淡水河口建立「聖多明哥」城,然而10多年後的1642年,荷蘭人便北上擊敗西班牙人,可說是將當時已能掌握的台灣土地盡收旗下,將原本的聖多明哥城毀棄,2年後改建「安東尼奧城」,成了如今我們所見的樣貌。跟我原本想像中,這裡一直是由西班牙人建的城堡,持續至今的印象大不相同。

因為當時人們稱荷蘭人為紅毛,故這座城堡也被暱稱為「紅毛城」,直到現在。

P1220494
紅毛城地處高處,適合觀察淡水港口動靜。
P1220480
城堡前不同的旗幟,象徵著一個又一個的主權領有者。

後來,在明鄭時期,因為重心放在南台灣,這座城便被荒廢,直到清朝才重新修葺,並作為兵營用,更建了四座城門。然而如今只剩入口被綠意覆蓋,很像網美打卡點的南門,仍舊存在。

紅毛城在淡水開港通商後,它的主人又回到了洋人的手中。英國在1867年與清廷建立永久租約,將之作為領事館,直到日治末期,因為二戰緣故,這座領事館曾由日籍雇員代管。

1972年,英國撤出紅毛城,委託澳洲代管此地,並在同年澳洲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這裡成為美國代管地。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極力爭取下,1980年紅毛城才收回國有。

紅毛城的歷史,見證了台灣的政權轉變,也見證了中華民國的斷交潮。

角落的歷史

P1220485
紅毛城整體規劃圖

紅毛城之所以是滿身紅,其實是在英國人進駐後,才把它整修塗紅的,我們如今看到的紅毛城,許多角落是後來英領時期改的,所以要叫這裡英倫城堡,其實也不是不行。

P1220484
紅毛城城牆不只一層

我從紅毛城樓上逛到樓下,比起幾個月前我造訪的熱蘭遮城(台南安平古堡),我覺得這裡的空間較狹窄,展示內容豐富度也較有限,不過文宣設計得不錯,可以讓人很輕易就認識紅毛城。

P1220490
城堡外頭的視野

不知為何,比起城堡本身,我對於關押犯人的地方更有印象。這個「地牢」與「放封院」,是關押在台灣犯罪外國人的地方,如今看來,沒有監牢的陰鬱,反而有種古樸的氣息。

P1220491
地牢的廚房
P1220492
放封院一景
P1220498
放封院的犯人雕像

不知為何,城堡內沒有任何示意的塑像,反而只有紅毛城的地牢有好幾尊,或許這也是讓我對地牢相對有深刻印象的原因吧。

總而言之,紅毛城是一個可以慢慢逛、好好看的地方,但在整體展示上,有著不少空白,感覺可以做更多一點什麼,好比熱蘭遮城有個專門的展示館,除了詳述歷史與建築,也有著趣味的互動。但紅毛城多是文字解說與展示而已,略為可惜。

P1220502
從領事館官邸眺望紅毛城

走進洋樓,體驗英國領事日常

IMG_4879
遠眺領事館官邸

或許是人太多,或許是介紹呈現方式可以更有進步空間。所以比起紅毛城,我對於1891年英國人增建的領事館官邸更有興趣。

P1220500
在領事館與城堡間的大砲群,這些都是清朝古砲。古砲前草坪過去是網球場
P1220516
紅磚瓦的洋樓,融合東西方建築美學

典雅的紅磚洋樓,比起有稜有角的紅毛城堡,我覺得更有親近感,而裏頭展出的領事官邸生活日常,也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內部有客廳、書房、餐廳、旋轉式樓梯、壁爐等空間與設施,雖然有些是後來添購展示的,但呈現出當時的生活風貌,至今都仍不減其光彩。

P1220486
不太確定是不是領事辦公室還是書房
P1220503
客廳
P1220504
書房
P1220506
餐廳
P1220507
兒童房
P1220508
主臥室
P1220509
客房
P1220512
廚師臥室
P1220513
廚房
P1220511
一樓的每一個空間都延伸出一個展示區

我自己走過了官邸的每一個房間,吸引我的不是那種英式的氛圍,而是曾經的風采。搭配一樓每一個空間的展示說明,讓我走在其中,多了不少畫面。

P1220514
領事館一隅
P1220515
紅磚洋樓可以說是淡水最鮮明的標記

曾經在這的荷蘭、英國人,他們的時代已過去了很久很久,但那些軌跡被保存了下來,成了淡水除了河畔風光外,最獨特而迷人的風貌。如果覺得這只是一個很「大眾」太「常見」的景點,而匆匆略過的話,我覺得就太可惜了。

淡水紅毛城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開放時間:9:30–17:00(週末至18:00)

更多角落故事

《南方,寂寞鐵道》集資計畫│一起上車,見證南迴消失的鐵道記憶 feat.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 蕭菊貞
三峽山林裡消失的記憶:大豹社、原民英傑與三井企業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