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班後,把握Friday night的空閒與歡樂,就這樣衝向西門町的台北燈節會場。
而剛好這一天(2)是元宵節,一整個很有氣氛。
2018台北燈節舉辦地跟去年一樣,都是依照地景而設置,也就是說,不像大部分燈節都集中在一塊地方。大致上是從北門到西門町,沿著中華路兩側絢爛斑斕。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與城市完美的結合,燈節不單純是賞花燈,而是能深入城市的故事,感受台北的古今與溫度。
圖/2018台北燈節官網。
一出西門捷運站,人來人往的西門町中,那個三隻狗組成,被柯文哲形容「中規中矩」,但我真的覺得不行的主燈「魔力幸福狗」就在眼前:
大家都在拍,但….
覺得他實在太鮮豔,有點不忍目睹….
還是去年的小奇雞比較好看~
圖/三立新聞
簡單介紹一下這三隻「魔力單身狗」吧!分別是幸福金、幸福銀、幸福紅,三隻身上各有圖騰象徵台灣海洋民族、多元台北、原住民文化,而每半個小時都會有燈秀,我那時候剛好遇到,下方也投有各種真實世界狗狗照片的幻燈片。不確定那些是網友養的寵物還是浪浪,如果是後者,只能說北市府蠻有心的,「支持領養不棄養」阿。
而本次燈節另一個特色,便是皮卡丘「大量發生中」。我去的那一天已經沒有了,但在主燈旁邊仍有一隻巨大的皮卡丘。
94這隻,嚴格來說不算花燈,但他因為燈光的角度顯得有些…
他就這樣看著你笑,笑得你心裡發寒。
皮卡丘表示:
總之,他的側面比正面好看。側面看他,感覺就很像小朋友看長大後的世界;正面看他,就很像大人面對長大後的現實。
欣賞完這兩隻,沿著天后宮的樹燈海,往西本願寺的方向走
就差不多是這個燈會的尾巴了。
西本願寺鐘樓與月夜。
西本願寺創作區。
我在開頭有提到,這個燈會是與城市地景做結合的。所以西本願寺自然成為燈會的一部分。除了觀賞這個歷史古蹟,西本願寺還有設置「創作區」,讓大小朋友可以彩繪燈泡,拼貼成一面閃到不行,五顏六色的牆。
回頭走往北門方向,靠西門徒步區一側,長長的燈龍與車光交織成別具特色的文化街景。
在「自由創作區」,迎面而來的就是長得很像宮廟的特殊作品,利用各種鐵製素材打造出如此別具特色的景觀。
而再往北門方向走下去,可以看到本次燈節最多網紅網美最愛拍,燈閃人也閃,極具日式風情的「登龍街」。
是真的蠻美的,如果不是在大馬路旁,那種感覺讓我想起之前在京都路上那種韻味。
繼續走走到天橋處,可以看到一隻「守城巨人」在橋上,很震撼也很吸睛。
而到此也差不多進入「友好交流區」,匯集世界幾個城市的作品,像是上海這個有著超大摩天輪的燈,不得不說很漂亮。(只是狗年為什麼是放鹿?)
狗年就是要多一點狗狗的燈阿~像這隻,在上海燈籠旁,有好幾種不同顏色。
再過一條街後,到達北門捷運站,就可以看到兩個閃亮亮的作品,也是網美聖地。這只是其中一個,另一個翅膀燈太多人排隊拍了,我只有一個人,就算了…
過到對側,走進北門,20隻台灣犬一閃一閃的圍繞著北門,據說從天空往下看,會看到一隻狗狗的臉呢。
北門歷史地景與燈會文化做出完美結合。
往西門町方向再走回去,靠中山堂這一側,便是友好交流區,包含各城市具特色的燈:
包含韓國大邱市、日本松山市、荷蘭,甚至還有遠從中南美洲來的島國「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是我們的邦交國,搬了他們神聖的世界遺產要塞當此次燈節主題展出。
而走進中山堂的巷子,所有民眾參展作品都集中一處:
包含珍珠奶茶等極具特色的台灣元素都被民眾當作燈籠主題。其中這幅很有可看性,特別是他的書法題字,看得出來是什麼嗎?
平安4福。
一旁的城隍廟還架大舞台,有著各種元宵活動。
走出巷子,回到中華路,差不多要折回西門町了,最後介紹兩個很大、很特別,大家也最喜歡的,都在「祈福燈區」:
祈福生子燈,這有種類似日本淺草的「雷門」,但比起那裏,這還有著台灣自己的文化元素在上面,很美、很好拍。
還有五光十色變化不斷的西門城垛。模擬古西門城垛的燈飾造景,靠近一看,上面還掛滿大家的祈福卡片呢!
最後做個簡單的總結,我覺得台北燈節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除了欣賞美麗的花燈,也能到附近的歷史景點,如西門紅樓(最近重新開幕)、中山堂、西本願寺等地,品味台北的過去;你也能在各個角落發現文創的驚奇,或著欣賞沿路各個精采絕倫的街頭藝人表演。
台北燈節在4號就要結束了,把握最後時間,享受穿越台北古今的燈海吧!
2018台北燈節
地點:北門、中華路一段到西本願寺
活動:
3/3 19:30-21:00 萬人點燈大遊行。
3/4 19:00-20:30 閉幕典禮。
官網:https://2018.lanternfestival.taipei/
以上圖片除標示者外,皆為本人拍攝,如需轉載請先詢問,並標記「大新聞小編輯 提供」。
對「2018台北燈節狗GOGO」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