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到來,卻碰上綿綿細雨,但說什麼都應該找個時間出門走走。於是,安排了一趟博物館小旅行;以台灣博物館為目標,造訪我好像很常經過,卻總是忽略的台北風光。
228和平紀念公園:不只記住歷史傷痛,更要保存和平笑容
坐捷運到台大醫院站,即能抵達228和平紀念公園,這裡有著最豐富的台北故事,在等著旅人探訪。228和平紀念公園,雖是後來改名,用意紀念228這場曾經的悲痛,如今,這裡早已成了一個充滿歡笑的地方。
綠意盎然的公園內,不時可看見居民悠閒地散步、小孩歡笑嬉戲。這樣的畫面我們視之平常,卻也彌足珍貴。到這裡,讓我想到有人說到了廣島原爆紀念館,卻在那嘻笑拍照,並非不好,而是體現了後來的和平與快樂。
歷史的傷痛不能忘記,卻也不因此而總是在悲痛之中。在這裡,大家的心情都是快樂的,這也是公園,也是「紀念和平」的意義。
用微笑去展開未來吧。
整座公園彷彿台灣歷史的縮影,不同造景說明不同時期所創造的不同故事。例如這座中式庭台樓閣,正是在民國時代才建立的,用以紀念孫中山等人物。
這些造景成了公園最美的畫面之一。
公園裡有非常多松鼠,一點都不怕人,看到人類靠近還會接近看有沒有食物呢。
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看著肚子也餓了。
這裡最多的生物,莫過於麻雀與鴿子,但這種白鴿並不多,偶然發現也很幸運。
最多的鴿子,丟個麵包下去,聚集成群。然後會繼續跟著你,看還有沒有食物可以吃。
當然也包含各式各樣特色鳥類,像這隻大笨鳥,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那裝雕像。
各種鳥,自在的站著。
228紀念碑,獨特的外型有其意義。這個碑的用意,除了「記憶」,更是「借鏡」。
時間倒退,公園內的228紀念館,是原本日本時代的台北放送局,戰後成了中央的廣播廳舍,後於228事件被民眾闖入,向外發聲,開啟對不公義的全台反抗。
館內的展覽其實很多在歷史課本都可以見到,但實際走一遭,更能了解從日治末到戒嚴這段期間的故事。而現正進行到1/13的「奮起吧!台灣少年兄」展覽,則是擴大的說明全島於此同時的反抗暴政事件。
再把時間往前拉,清朝台灣第一台火車─騰雲號,與日本時代的台鐵九號,被放在靠近台灣博物館正門角落一側展示。有個互動按鈕可以讓火車發光,聆聽當時的火車聲。
靠近博物館右側,則有清朝的黃氏孝節坊,為1882年落成。表彰黃氏的孝節,會立牌坊並不容易,所以這是很珍貴的遺產。
而在牌坊靠博物館側,有當年的大天后宮遺址說明。這公園在清朝時靠近大天后宮,直至日本時代才建立,整體仿歐洲風格,極具美觀。而在遺址說明碑旁,則有石器時代的遺物展示,讓這公園的時間,又更久遠了。
整座公園橫跨清代到民國,充滿著故事。非常值得一走,讓人想起同樣有著古蹟與歷史的嘉義公園。
公園中最著名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正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抱著一種探索與朝聖的心態,進入這個偌大的殿堂。
(接續下一篇:匆匆台北│在台北中心地帶穿越古今(中)─華麗氣派的歷史殿堂:國立台灣博物館)
(匆匆台北│在台北中心地帶穿越古今(下)─意外驚奇的土銀展示館,打開金庫,發現恐龍!)
=========================
故事、說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對「匆匆台北│在台北中心地帶穿越古今(上)─跨越歷史的228公園」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