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的文化語言,與「頂港」、「下港」的台語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 Podcast的習慣呢?我偶爾會收聽Podcast的節目,其中由鏡文化推出的「知識好好玩」系列更是在我清單上的常客。在這系列「播客」中,我最常聽的就是「語言好好玩」系列。

近日語言好好玩推出的新單集,在談論方位的語言文化。原來除了「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的表示法外,在一些文化中,甚至可以找到獨特的例外:

辜古依密舍人的絕對方位

australia traveling travelling travel
Photo by Catarina Sousa on Pexels.com

 

在澳洲有個特殊的族群辜古依密舍人(Guugu Yimithirr),他們表示方位的方式不同於其他人,缺乏了「前後左右」這類的相對方位。對於事物,不論大小,都以「絕對方位」稱之。

也就是說,他們會說「把我的杯子往北方移一點!」,而不是「把我的杯子往前移一點!」。

那他們該怎麼準確地去表達方向呢?原來,他們並非靠著指南針或是羅盤,而似乎是有著一種「絕對方向感」。

根據語言學家雷文森實地做的的實驗,他帶著辜古依密舍人到處亂走,去一些他們很不熟悉、很難到達的地方。卻發現,無論他們是在看不到遠方的叢林或是山洞裡,仍然可以很明確地指出羅盤的方位。根據雷文森所述,雖然辜古依密舍人可以透過幾個方式(候鳥飛的方向、白蟻丘的位置、樹幹的顏色等)來幫助他們提升方位感,但大部分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仍然可以直接判斷方位。

地形與氣象的方位語言

landscape photography of mountain
Photo by Roberto Nickson on Pexels.com

除了辜古依密舍人,在其他文化裡,也有其他表示方位的方法,像是透過地形或是氣象。

法屬玻里尼西亞馬克薩斯群島的語言會將方位區分成「海」和「內陸」,會將「把杯子往外邊放一點」說成「把杯子往海邊放一點」。又如夏威夷也有這樣的描述方法,以最大島的山為標的,分成「向山」(mauka)與「向海」(makai)的說法。

或如「語言好好玩」主持人指出的,夏威夷的北方、東方位於上風處,所以比較多綠色植被也較為潮濕;相較之下,南方、西方位於下風處所以比較乾燥。因此,他們會以leeward(下風處)/windward(上風處)來做為地理上的區分。

「頂港」、「下港」的台灣方位文化

img_4934

圖/《增訂版台灣歷史地圖》

在台語,我們有時候會以「下港」來指稱南部。而「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這句俗語也廣為人知。不禁讓人想,這是否也算一種方位的文化語言呢?

「上下港」的「港」,普遍的說法是指港口,也就是當時北部的淡水港、基隆港與南部的安平港、打狗港這些重要商貿港口;但也有人說這是指「地方」。

而所謂「上」、「下」,乃是指由現代地圖以北方為上的概念,去描述的方法。一如我們會說「北上」、「南下」,正是以北方為上概念延伸的產物。

此外,這也可以延伸出為何北方一定為上,南方一定為下的探討了。其中包含不斷演進的文化、歷史與科學作用。只能說,如果我們試著翻轉地圖,把「下港」變成「東港」甚至「上港」,又會是另外一番新發現。

回歸正題,這是否屬於台灣獨特的文化方向用語呢?我想是的!

延伸閱讀請看:

【語言S03E05】可能不存在路痴的文化? 談談各文化的方位表示方法
現代地圖為什麼是「上北下南」?

====================
更多知識故事請看:

閱讀筆記│反事實推理與虛擬歷史
平實又高尚的美味:那些關於拉麵的

====================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