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戰爭的陰霾逐漸逼近台灣。在日漸升溫的緊張下,位在艋舺,人稱「台灣文學少女」的黃芝鑾,再也忍不住心中的豐沛情感,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用她的文彩化成字字句句,寫給她心中的摯愛──也就是她在公學校的老師津田豐雄。
這一段日本人與台灣人劃時代的師生戀情,充滿著一道道的謎題,就在那一封封信裡,等著百年後的我們去找出遺失的答案…
開箱捷運龍山站的文創寶藏
這天,利用下午的空閒,來到了萬華,思考著還有什麼景點我還沒造訪的當下,發現了這個龍山文創基地的標誌,想起上一次來,這裡還在整修呢!於是沒多加猶豫,搭上電扶梯往萬華更深層的地方走去。
捷運龍山寺站對於不少台北人來說,除了那間幾百年歷史的古寺與萬華的「老」「舊」景點之外,似乎就沒什麼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龍山寺站的地下二樓,藏著這麼一個文創基地。
以萬華豐富的文化傳統為出發點,龍山寺地下二樓的文創中心,將這些看似老舊的事物,給了一個全新的包裝,也讓人重新發現傳統文化的美好。
從歌仔戲到龍山寺,這個文創中心用很新潮、很創意的手法,把這些舊事物重現到人們眼前,讓生灰的傳統又被重新擦亮。
不過這天最令我著迷的,可能是這場「喵嗚市集」了!不只有販賣貓的周邊,也有小貓領養的活動,在那邊看著這麼可愛的毛孩子,不自覺都笑了出來!
愛護動物請支持領養,並不棄養
轉過頭,在市集的另一邊,活動中心前的攤位上,擺放著《艋舺戀遊記》的實境解謎。一看還覺得沒什麼,但沒想到越看越有意思。我本來就很想玩看這類的戶外實境解謎、實景遊戲,而這個遊戲剛好就把背景設定在人文故事豐富的艋舺,話不多說,決定也來體驗一番。
除了遊戲包本體,現在還能夠加購「艋舺眾神鼠於你」年畫,做為祈福套組,光是拿在手上就感覺福氣滿滿,神氣顯赫!
艋舺戀遊記:一段愛與謎的故事
《艋舺戀遊記》的故事背景,是在講述1940年代,艋舺當地的「台灣文學少女」黃芝鑾,與公學校的老師津田豐雄之間的愛情故事。而且,這並不是杜撰的劇情,是真實歷史故事所改編的。是震撼日本文藝界的艋舺女孩黃鳳姿,與業餘民俗學家老師池田敏雄的真實愛戀。
這讓我想到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蔚為一時,開創台灣國片影史新章的《海角七号》,電影裡面也描述著一段大時代下,兩個不同民族的教師與學生,彼此的愛戀。
特別是穿插於電影中那日本老師寫給愛慕的學生的信件,因為戰敗,終究要離開台灣的教師,踏上了返回國土的船隻,在海上的那幾天,他以一封封信件表達那大時代下誠摯又沉重的感情,不免讓人看了心酸。
ㄧ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友子,太陽已經完全沒入了海面,我真的已經完全看不見台灣島了
友子、太陽がすっかり海に沈んだ。これで、本当に台湾島が見え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
你還站在那裡等我嗎?
君はまだあそこに立っているのかい?
而相比於《海角七号》的離別悲情,《艋舺戀遊記》看來則是充滿著期盼,但又有隱隱的不安。
打開《艋舺戀遊記》的遊戲包,除了一張背景故事說明外,還有一份遊戲說明,以及四封信件,分別印上不同的地點,都位在萬華市區,猶如艋舺旅遊遊戲包。信內則有著黃芝鑾寫給老師的信,並在信中埋藏不少謎題。
利用信內的提示與道具,我們要逐一解開字句之謎,找到台灣文學少女想要寫給日本老師的深深情感…
龍山寺的兩道謎題
津田老師:
您告訴我,新的作品得到文部省的推薦,我高興地竟然呆在了原地,忘了向您道謝。我能有此榮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在這些人中,我最感謝的就是恩師您了。您不吝指導、鼓勵,又幫我把文章集結成書,我才能獲此殊榮。能跟老師一起將台灣的民俗記錄下來,讓更多人知道台灣是個充滿文化和趣味的寶島,真是我的榮幸。
只是現在戰爭的氣氛漸漸瀰漫,周圍的朋友家裡的父兄,已經有人收到了「赤紙」。聽到這件事,我不由得想像,如果您也接到了「赤紙」,我將該如何是好…..
離開龍山寺捷運站後,我打開信封,朝著最近的第一站,龍山寺走去。
縱使在疫情期間,龍山寺仍滿是前來祈福的人們。在這座百年古寺中,有著兩道謎題,等著我去解開。
第一關,正巧也是最有趣的一關(遊戲並沒有特定順序,以下是我自己的遊玩順序)。
根據信中的提示,少女想要透過龍山寺的匾額,讓老師動腦解謎,找出藏在其中的生日祝福。
這份遊戲設計非常具有巧思,不是按圖索驥就能解開。其實光這一關花了我不少的時間。首先,是要找到提示上相對的匾額,接著要對照匾額的年代,找出提示的數字。我就這樣拿著信紙在寺內繞來繞去,感覺好像引來不少參拜者的奇異目光。
但毫不否認的,這是一趟意外的驚奇發現,因為以前總把這些匾額視為理所當然,現在抬起頭,仔細觀察匾額後,才發現他的價值與魅力。匾額─不只是匾額,更是一道帶有故事的祝福。
終於蒐集完匾額上的年份後,接著便是利用上頭的數字去拿相對應的籤。
而每到廟裡,我總認為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抽籤了,而利用這次機會,一次抽個夠(?)
最後,再以相對的籤去對照道具,得出少女想要給老師的祝福。雖然花了不少時間,一直在拜拜人群中轉來轉去,但解出來後真的很有成就感!那幾支道具籤也成為了我的最佳紀念。
第二道謎題,需要到龍山寺的「後殿」找出眾神的介紹,並對照道具表,找到象徵兩人未來的神靈。
這一關相對簡單,但也非常有趣,讓人發現了平常不會注意到的神明故事,是讓人看了會「哇」一聲驚呼的那種。
解完謎,從後殿走到正殿前時,剛剛好一道明亮而溫暖的陽光灑落,似乎,是神靈照看著認真解謎的自己,而給了滿滿的能量!
悠悠哉哉的,繞完一圈龍山寺,發現以往總是被匆匆忽略的故事,發現這個地方有著太多值得訴說的地方。透過一次遊戲,又再度發現更多的美好。
離開前,我在側門旁掛著各式精美的護身符販售處,買了一個姻緣護身符。近來,龍山寺也走新潮、走創意,那些傳統的護身符,用得有如日本神社御守般精緻。
不知道,那年的文學少女,是否也有到此求得姻緣的守護呢?
再次見面,剝皮寮
離開龍山寺後,沿途經過青草巷,買了一杯清涼解渴的青草茶,在春末溫暖的陽光下,感到渾身舒暢。
我再度打開信紙,看見與老師有好一陣子未見的少女,決定寫一首徘句送給老師,也給了老師在次相約的提示,這次的地點,就在剝皮寮。
這場謎題的範圍更大,首先,必須先到剝皮寮另一側的台北鄉土教育中心,尋找某位名家曾經居所中隱藏時間;接著,再到剝皮寮的街區,找出兩人相約的地點。
剝皮寮在過去,是商業中心,也曾是許多歷史名人居所,包含艋舺名醫呂阿昌,還有清代戊戌變法失敗的國學大師章太炎。
走訪剝皮寮,就像進行了一場跨越兩百多年的時空之旅,一整個街區裡有著從清代到民國時期的故事。這裡有著駭人的名號,卻懷著最平易近人的魅力。
(因為疫情的關係,剝皮寮與台北鄉土教育中心都設立管制,並且實施實名入館制,管控嚴謹,請大家不用擔心。)
這次再訪剝皮寮,透過遊戲,對於這裡又有著更深度的認識,並且不單純執著於解謎,更是細細走訪城市的故事。對於這條台北保存良善的老街區,真的是每來一次愛上一次,不只是因為他有故事,更是因為人們很努力地保存住他的故事。
關於剝皮寮,我就不多說了,更多可以看我第一次走訪後的遊記。
回到謎題本身,這道謎題非常有趣,也稍有難度,如果沒有慧根,可能會在這卡很久呢….
清水祖師廟的秘密情話
下午四點多,在解完謎題帶來的成就與得意下,我來到了艋舺清水祖師廟。
少女希望能透過津田老師這位「民俗專家」的智慧,來找出幫助親戚的藥方,並且在言語之中,隱藏著對老師的情話…
傍晚的宮廟,非常寧靜。
坐落於康定路與長沙路街交叉口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可說是除龍山寺外的一級信仰中心。走進寫有廟名的牌坊,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就跟我們平常所見的廟宇一樣。整個範圍感覺也不大,殊不知這裡祭祀的神明很有特色,廟內也別有洞天。
我穿梭在廟中,觀察牆上的壁雕,注意地上的石牆,發覺原來這座看似寧靜、普通的廟中,有著那麼多的故事,而這卻是我上次走訪萬華,並沒有發現的。
當時,只有看了一些角落與殘跡,就自以為已經了解一切,殊不知只是皮毛而已。
而回頭談談謎題,我個人認為,這是最難的一題,除了要找到答案外,還必須透過道具紙的提示做一些數字的轉換,偏偏我就是一個看到數字頭就暈的人。但這款遊戲帶給我滿滿的動力,去花時間解謎,得到答案後,才發覺一件驚人的事實:
原來,這封信上寫的,不只是少女對欽慕的老師的濃濃情話,更是對於她生長的故鄉艋舺,的甜言蜜語。每字每句,都蘊含著對家鄉濃濃的愛!
離開清水祖師廟,懷著發現的感動與得到解答的滿滿成就感,一隻可愛的貓咪朝我走來,靜悄悄的跳上了屋簷,張大著那迷人的眼睛一直看著我。
或許就像發現這隻貓一樣,對於萬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沒有放慢腳步去發現它的魅力與可愛之處,而自以為的覺得就是個有點混亂而老舊的地方。
同時,萬華也像這隻貓一樣,蘊含著台北最迷人的姿態。透過《艋舺戀遊記》,不只是實行了一場戀人間的情話解密,也讓每個在地人與外地人,戀上萬華的迷人風采。
喔對了,你說結局少女與老師怎麼了?不像《海角七号》的哀傷,兩人最終修成正果,這位少女早已與老師結婚搬至日本,並白頭偕老呢!
《艋舺戀遊記》
遊戲類別:實境解謎遊戲、實境遊戲、實境解謎、戶外實境解謎
特色:真實歷史故事改編
遊戲所需時間:大約2小時(無限制)
遊戲地點:艋舺清水巖祖師廟、艋舺龍山寺、剝皮寮
遊戲難度:★★★(最高五顆星)
故事性:★★★★
趣味性:★★★★
適合遊玩人數:1-3人
發行單位:萬華社區小學
合作夥伴:十克文創、讀聚一格工作室、東盛創意公司
遊戲套組在哪開賣?
萬華社區小學
龍山寺捷運站B2的 龍山文創基地 慢旅·地圖空間 也有賣,一套遊戲399元。
此外,還有限定套組:
A. 三月週六(3/21, 3/28)導覽限定版,一場導覽加一組遊戲,跟著小學遊艋舺價399元。
B. 祈福套組,一組遊戲加一張「艋舺眾神鼠於你」,帶著年畫跑點祈福,天祐平安價500元。
(本文為合作文章,真心推薦)
喝杯咖啡,認識更多萬華故事→
匆匆台北|萬華老城咖啡香,艋舺散步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