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中南部可是製糖業重地,也因此規劃了一條條的糖業鐵路,成了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
新港的甜蜜之路
1982年8月17日下午4時45分,最後一班由嘉義市到北港的糖鐵嘉北線列車駛出,宣告著製糖產業的光榮時代已逝。
20年後,這個過去的光輝,才被地方人士重新點亮。
明治44年由日本人建造了糖鐵嘉北線,起自嘉義市,行經竹圍仔、北社尾、三間厝、新港、板頭厝、灣仔內等站,最後到達北港,全長達18公里。
起初,這條路線僅是為了運送甘蔗,到後來開始兼具載客用途。民國5、60年代,這條線更成了進香團必經之路。
但隨著環境變遷、糖業沒落,這條線路終遭廢止,直到21世紀,新港這邊的一小段鐵路及月台,才以全台首個「鐵路公園」的名號重新建立。
如今火車停駛了,但仍舊在月台邊靜靜地守候,等著旅人來發現新港的那段光輝歲月。
仔細一看,當初的鐵道軌跡仍在。這種鐵道不同於一般的鐵軌,軌距只有762公厘,大約是「標準軌」1435公釐的一半,故而稱為五分車。
現在這樣的五分仔車仍在行駛的已不多見,僅剩溪湖糖廠的溪湖線、蒜頭糖廠的蔗埕線、台南後壁的新港東線、新營的八翁線以及橋頭糖廠的橋頭線,而真正作為糖業運輸用的,只有雲林虎尾至褒忠的馬公厝線。
靜止在公園內的,是一台曾經普遍使用於各大糖廠的溪州牌柴油車,目前已全停用。
除了老火車頭,也有著彩繪的迷人車廂。就這樣靜靜停在公園裡,總覺得它隨時會再發出巨大的轟鳴,再次前進。
有火車、有鐵軌,在這鐵路公園內,還有五分車的轉轍器,讓鐵軌移動,使火車安全轉換軌道。但隨著路線的停擺,這個轉轍器若不是有特別的文字說明,恐怕只會讓人當成廢物處理,成為時代眼淚。
火車以外的故事
除了火車,在這條狀公園內,也散落著一些新港記憶的片段。
像是解說看板旁的防空洞,成了甜蜜記憶外,烽火歲月的見證。
或是鄰近新港遊客中心旁的汲水器,不只是懷舊復古,也是常民生活的軌跡。
新港是個懷舊復古的地方,它的人潮或許不若北港,城區大小與交通也不若北港,但到這裡可以把心情放很鬆,徹底的沉靜在停止的老時光中。
或許這只是個小鎮的小公園,卻有著很大很遠的故事,以及在地人愛鄉愛土的真心。當時這個公園在9月9日9點9分落成,或許就是希望:雖然老舊的事物終究會有淘汰的一天,但那些美好的回憶,能夠持續到永久,不會離開人們的心中。
同場加映,新港必吃美食:陳氏姊妹蒸餃
來到新港,除了吃鴨肉羹、粉圓冰外,也不能錯過鐵路公園旁的這間在地人氣美食,陳氏姊妹蒸餃。蒸餃、酸辣湯是它們家的招牌,也是唯一能識別的「招牌」。
走到店門口,馬上被問「你要幾籠?」、「要不要酸辣湯?」這裡蒸餃一籠籠的算,不知道最多曾被點過幾籠呢?
店內,有點類似將自家一樓打造成用餐空間,座位不多也不少,環境很古老純樸,菜單也是。在泛黃的招牌上也就那麼幾樣選擇,更多的,反而是來訪名人的簽名。
沒過多久,蒸餃上桌了。9顆渾厚飽滿的蒸餃,散發著熱氣。薄嫩的餅皮內看得出滿滿的餡料。夾起一塊,沾上微甜的醬汁與薑絲,一口咬下,流盪在口中的湯汁讓人大呼過癮。
而飽滿的內餡,湊合著高麗菜、韭菜、瘦肉、肥肉的完美,吃了一顆,忍不住又接著一顆。如果這時配上用料滿滿的酸辣湯,又是更佳的享受。
我想,我能明白以前到新港時,為何這裡總是大排長龍了。
雖然菜單很簡單,內容也很簡單,但用心在簡簡單單的事物上,也能創造出不簡單的好滋味。
新港鐵道公園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中山路72巷8號
陳氏姊妹蒸餃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中山路72巷10-2號
營業時間:11:00-17:30
回嘉作夢吧
回嘉作夢│台灣花磚博物館,找回台灣老物的色彩斑斕
回嘉作夢│蒜頭糖廠,嘉南平原的甜蜜回憶
看更多嘉義美食
食在嘉義│簡單而不平凡的美味:簡單火雞肉飯
食在嘉義│文化路夜市最迷人的深夜食堂─阿信美食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吧!→ 一起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