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該找個時間,讓我煮碗統一肉燥麵給阿嬤吃吃看了

最近剛看完《小日子》8月號的雜誌。看著看著,讓我突然好想來碗泡麵。

這期《小日子》的主題,便是以「謝謝泡麵」為主題,談論泡麵在人們日常中微小但無可替代的必要,以及泡麵的創意吃法,還有那一個個與泡麵相互連結的故事。

因此,也讓我想造著裏頭的文章,寫一篇關於泡麵與我的故事:

說到泡麵,我想印象最深刻,且永遠都不膩的,應該就是統一肉燥麵了。

統一肉燥麵是許多人家常必備的經典,以其香到一想起來就會流口水的肉燥味,在多數台灣人的生命歷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對我來說,統一肉燥麵不只是好吃,更是充滿著暖暖的回憶。

因為一些因素,我有著原生家庭的阿嬤與五歲後新組成家庭的阿嬤,不論是哪邊的阿嬤都對我很好,煮飯也都超好吃。我時常以她們住的地方,稱蘆洲阿嬤與龜山阿嬤。

而比起龜山阿嬤的活力十足,蘆洲阿嬤因中風等因素,身體並不良於行。我偶爾會去蘆洲,陪她和阿公聊天。特別是小時候,暑假很長的時間,我都會待在蘆洲。

小時候,在那個蘆洲阿嬤身體還算好,能夠下廚的時候,中午不知道吃什麼,她總會煮一鍋統一肉燥麵,有時會加點青菜、打幾顆蛋,豪華一點會加幾顆水餃。不需要太多時間與心力,一鍋足以供應祖孫倆吃很飽的泡麵便能上桌,而我每吃下一口泡麵,總會多多停留在口中一下才吞嚥,想要徹徹底底的感受泡麵的美味,有時,因為那香氣實在太迷人,甚至會把湯都喝光光!(現在想想其實蠻不健康的)

而每次吃麵,阿嬤總會問我好不好吃,我的答案絕對都一樣:「足好食!(台)」,然後阿嬤就會笑一下,不久後開始問起我晚餐要吃什麼。

人家都說,「阿嬤養的」,代表著不只是「讓你胖」,我覺得更多更多,是一種幸福,一種真心關愛的幸福。

如今,我還是會在很少數的情況下,會泡統一肉燥麵來吃,但是怎麼樣都不能吃到阿嬤煮出來的那個味道。如今,阿嬤身體越來越不良於行,我也完全沒有機會吃到那樣的滋味的。

那是如泡麵本身一樣微小的並不足以特別提起,但卻如其香氣一樣,濃厚的讓人永遠沉迷的親情。

或許,是該找個時間,讓我煮碗統一肉燥麵給阿嬤吃吃看了。

最推薦的泡麵吃法

我想就是要加蛋吧!不論什麼品牌,什麼口味的泡麵,對我這位蛋控來說,加下去直接在美味程度上翻倍!

絕對要死守的泡麵原則

我其實沒有什麼原則哈哈(?),不要煮太難吃就好。

個人最排斥的泡麵口味

太辣的那種我不行,可能本來就不太吃辣吧!

最喜歡用什麼配泡麵?

通常就是Netflix、Youtube等,跟許許多多現代人一樣。

通常用什麼東西來壓泡麵

同上,沒有什麼原則(?)很隨性的自己,有足夠重量的東西就可以拿來壓。

更多日常故事

疫料之外│在家,來趟房間小旅行
關於搬家,不只是移動而已。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