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台中出現了很多複合式的藝文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販售不同類型的商家集結在一起,並且透過策展、活動的舉辦,讓人更深入認識他們的主題。穿梭在這樣的空間中,在一層層不同的生活體驗間,品味生活的美好。近來新成立的「留白計畫」,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更是我這次來到台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地。
穿梭在四層樓的白色老宅間
留白計畫坐落於台中美術館綠園道附近,潔白的外觀很難讓人不注意。這樣獨特的空間,不只單純是個網美咖啡廳,也不是打卡下午茶店,而是能好好為自己在生活中找個空白,好好品味生活的片段,並讓自己不留白的地方。
根據留白計畫的官網介紹,這裡是個:
以空間、體驗與選品提供沈浸式體驗,涵蓋技藝與知識的文化有機體。 藝術作為經緯,生活是度量,《留白計畫》為生命留下值得停留的瞬間。因為荒蕪,才能拓荒;因為留白,才有新的發生。
留白計畫共有四層樓,每一層樓都提供不同的體驗。一樓以茶藝為主;二樓包含咖啡/酒的體驗;三樓則是選品空間/單寧牛仔布料衣物販售小店;四樓則是純粹的展覽空間。
一樓的「留白茶想」,是個專注茶藝的體驗空間,在這裡能夠藉著茶師的推薦與特別設計的茶藝體驗,讓人重新品味這個風靡世界的傳統飲料,他最具魅力的那一面。
但我當天來時,想說找其中一個地方坐下來好好體驗就好,因早起有點精神不濟的我,便先選擇了二樓的咖啡空間。關於茶藝的感受,就要等到下次拜訪再來分享了。
每個空間彼此相通,卻也互相獨立。接連每一層樓的復古階梯,等著人們上下樓後,打開門,走進每個空間,享受不同的生活感觸。
空間與展品的交織
打算從四樓先看起的我,毫不猶豫的一口氣爬到頂,闖入了這個微暗中透著各種光:燈光、陽光,以及玻璃反射光的展間。四樓的展間因為有著大面積落地玻璃,而讓整體感受更加寬廣,在室內灰撲撲的水泥與室外綠意盎然的衝突性交會下,相融成一股難以言喻的獨特魅力。
這次的展覽是以「光」、「鑲嵌玻璃」工藝為主題,而且,要搭配不同的光圈與快門,拍出一幅幅發散或聚焦的景象,才更能體會整個光域間的魔幻。
可能是我來時正是陽光高照的午後,夜晚到訪,想必感受會更加迷人才是。
離開小小的展間,繼續往下走去。三樓的選品店我只有在外頭微微探看,便順著樓梯,繼續通到二樓。
除了傳統的階梯,在一二樓間,還有木階梯的空間。這裡有著植栽點綴,也有著看似晚上會亮起燈,營造的流線式燈管,讓整個空間從白天到夜晚都很迷人。
簡單的白,搭上自然的綠,剛好構成最賞心悅目的風景。
解構風味 品味咖啡香
二樓的咖啡廳,是我這次造訪留白計畫主要想參觀的地方。除了是因為想找個地方坐下吹冷氣躲避午後豔陽,也是因為想要參觀這裡小而獨特的展覽。
二樓空間並沒有很大,但相較於其他層是大了不少。約略可以分做靠內側的水泥灰高腳座以及靠外側,能享受陽光的木板及一般座位。
而這裡到了晚上,便會化身為酒吧,又是一番不同的風光與體驗。
在尚未營業的吧台對側角落,有個名為「解構互動」的小型展覽空間,透過手機與實際互動體驗,讓人能夠選出最符合自己調性的咖啡豆組合,讓人更能深度感受咖啡豆的層次。
對我這樣喝咖啡不怎麼挑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嶄新並且能夠更深度認識咖啡的體驗。聞著不同焙度的咖啡豆、透過觀察不同液體的流動,感受各具風味的咖啡香。
加上花果的調合,產出一杯杯獨道的咖啡。
跟著體驗流程,最終我選出最適合我的咖啡豆,是款叫做「春天小熊」的組合。聽來有點少女、有點童趣、有點輕柔,感覺跟我很不搭。
體驗完後,再請咖啡師以「春天小熊」為底進行手沖,搭配一塊檸檬蛋糕,找個座位,輕鬆地享受午後的空白。
輕啜一口,再喝一杯,我發現,「春天小熊」的口感真的蠻適合我的,既不會苦,也不會太酸,一切如春風一般,是剛剛好的舒適,而咖啡的香氣則是有如春花,優雅而令人著迷。
一邊喝著特製手沖咖啡、一邊吃著蛋糕,拿起電子書讀著散文,過於晴朗的午後,留在這個涼爽而空白的地方,沉浸在生活最簡單的美好,那感覺真的很棒。
我們的生活總是太趕太充滿,太多的資訊紛雜讓我們每天都過得疲憊不堪。有時候,就需要一點留白的空間。讓腦袋、讓心靈徹底放鬆,完完全全的沉浸在一個空間、體驗一件事情上。不論是茶、是咖啡、是選物,還是光影展覽,留白計畫提供了這麼樣的一個地方,讓我們能細細品味生活,感受留白時光中的寧靜美好。
留白計畫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45號
營業時間:10:00-18:00
FB、IG、網站
更多遊記
台中│梧棲文化出張所,用一棟老屋振興一條老街
生活印象│源於一張紙的無窮創意,打造繽紛多變的世界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Mixerbox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