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推薦│齊柏林空間《覓城》,看見城市、看見我們

P1220458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在打開google地圖,或是看別人的空拍作品時,會特別去尋找自己所居的城市?台灣有約78%的人口住在城市中,或許擠了些、或許雜了些,但這一座座城市,都是我們最熟悉也最感到安心的所在。

我每年都會拜訪至少一次,以紀念空拍攝影師齊柏林為主旨的「齊柏林空間」,在結束山、河、海的自然航行後,飛回了城市,透過鳥的視野,讓我們看見自己所生活的城,他的美麗與希望,以及令人堪憂的面貌。

齊柏林曾說,「多年來,我都是在拍家」。如今,我們在這場展覽,可以透過截然不同的視角,重新發現我們的家,也重新發現我們自己。

更多收聽平台點此

城市的觀看

P1220460

這場展覽的開始,要源於共同創作者鄧九雲遇見一位等候鳥的人開始。在他們的對話中,跳脫了日常的習慣,開始重新審視城市的樣貌。不同於先前幾檔展覽,單純展出影像以及齊導的觀察、相關的訪談紀錄等,這次的展覽更多了不少文學性。

在第一展區有著水泥叢林、高速公路,以及離島廢墟的照片對側,便是對話的文字影像,讓人跟著等候鳥的人,重新發現生活的地方。

城市的符號

P1220461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輪廓。人有了視野,有些東西才會被看見

第二展區的廊道,擺著一張張我們都曾熟悉,但未曾用這樣角度觀看的符碼。從港口的貨櫃、巴洛克的街屋、高速公路交流道到收費站,城市的符碼建構出每座城市的獨特,從鳥的視野,我們才發覺自己的獨一無二。

P1220462

我自己很有印象的是一張湖口老街的巴洛克式街屋群,我常去大稻埕,也是有著類似街屋的地方。殊不知這樣的華麗,用更高更遠的角度,更是斑斕美麗。

城市的共存

P1220463

走至第三展區,由美而醜、由夢到現實。城市有其美麗之處,當然也有他醜陋的一面。

P1220465

一張張空拍照、搭配著發光帳篷的遠景照,看見的是密密麻麻的水泥建築、一根根冒煙的煙囪、佔據山林的電塔…

P1220466

我自己最有印象的,便是一張六輕工業區的遠眺夕照,這張照片其實很美,同時卻也很醜陋。從中看見了「人定勝天」的追求,人們慾望不斷推動的實踐,同時卻也看見那種怪異的奇美。

城市的度量

在這裡,我們成長、相遇、相愛、不斷擁有然後不斷遺棄。我曾聽見有人滿懷愛意地說,那是我的「家」。有時那字聽起來充滿了無奈。一個城市,是由各種小小單位的家所延伸拓展而成的。它終究會長出自己的樣子,並且不斷變化,快到不可思議。

走至倒數第二個展區(最後一個展區是固定的展覽,描述齊柏林的生平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計畫),我們用180度的大畫面,從空中看見城市的壯闊;同時,也從不同的細節,觀察到城市的趣味。

見林的同時,也見到了一棵棵樹。大螢幕的空拍視角,以及螢幕前一個個影像立柱,上頭不同的「路上觀察」,都會讓你我深有感觸。

P1220467

生活在城市的你我,是否曾有靜下心來,好好端詳這座城市過?不論你住的是大城小鎮,它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美感,同時也有著自己的諸多問題。想要打造一個更美好的城市,想要讓我們的「家」更好,就讓我們先從觀察、從發現、從看見開始,覓城之後,重新思索我們想要一個怎麼樣的家。

我們希望有一個怎麼樣的家,便會有一個相對應的城市樣貌。

齊柏林

《覓城》
時間:2022/12/28-2023/秋(10:00-18:00)
地點:齊柏林空間(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

更多展覽推薦

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走進藝術轉運站,點亮下個明天
展覽推薦│開箱!全新嘉義博物館,創造旅行新嘉憶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