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心推薦│《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走入不一樣的美國,看見世界

說到美國,你會想到什麼?是由水泥叢林建構成的繁忙大蘋果?還是壯麗的大峽谷?或是廣闊無邊的中西部?

說到美國,身為就讀國際關係畢業的學生,我第一個想到的,反而會是他的三權分立制度、他的獨立宣言,還有他近來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問題。

美國,在我們這些國關人眼中,是一個「很老的國家」,卻也是個「很新的國家」。老的地方在於他是老牌的民主共和國;新的地方在於,他建國歷史不過兩百多年,比許多現存的國家都還年輕。

這兩百多年來,被稱為「民族熔爐」的美國,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追尋「美國夢」,因而建構出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多元文化風貌。有些風景,甚至讓人難以想像,這會出現在美國。

以前,我對美國的認識多半在政治層面,看到的多是黑白兩族群,以及原住於當地的印地安人,總覺得美國的樣貌「就是那樣」。但自從看完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才讓我發現,美國的多元,遠遠超出我的想像,而且美國不是只有那些流行世界的文化,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的地方特色。

非典型旅人的冷門美國路線探險

《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的作者Jerome,是我長期以來都會一直收聽的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的主持人,他有著地理與社會背景,現職卻是在美國做工程師。

斜槓到不行的他,下班、假期之餘便會轉換成旅人的身分到處出走,他選擇的路線,往往不是那些眾所皆知的熱門打卡點,從極圈到中亞五國再到太平洋島嶼,都曾有過他的足跡。而他也不吝於將自己的旅遊經歷,所見所聞分享出來,寫成文章、錄成Podcast節目,而且內容都很深度,知識性滿滿。

這本《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正是他的美國旅遊經歷集大成之作。之所以會取名《美國後巷》,就是因為他帶我們看見的,並不是所有人想像裡、刻板印象中的那種美國「門面」,不是好萊塢、不是矽谷菁英、不是一個個獨棟木屋的社區,而是綜合在地原住民、外地移民…等人的文化,由鯨魚、碉堡、神社、雪山獅子旗、關帝廟…等拼湊出的多元風景,猶如走進「後巷」,看見美國截然不同的一面。

本書從極圈的原住民小鎮談起,再到美俄冷戰最前線的阿留申群島、有著獨特政治地位的波多黎各,再到紐約的小西藏、波士頓的中國城…等,描述了天涯海角到城市一角的美國故事,而且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都能從中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

這些地方,都是Jerome親身走過的。他留下的,不只是足跡,還有豐富的照片,滿滿的心得,以及他精心繪製的地圖,讓人也燃起想要一訪美國這些角落的衝動。

特別是身為他Podcast的忠實粉絲,每看一篇,就猶如聽到他節目談到該地的那集,耳邊彷彿會響起他當時錄下的環境音。

文化的多元,造就美國的精彩

今日的美國,之所以會成為強盛的唯一超級大國,並不在於他有多少的軍武,也不在於他有多少的GDP。而是這裡匯聚了世界各地想來作夢的人們,這些「人才」,將整個世界匯聚在美國,才能讓這個國家如此強盛。當然,這些移民們,也絕非到了美國就全部變成信奉基督教,操著一口流利美式英文,極度重視個人自由的「刻板印象美國人」,而是將原鄉的文化帶到美國,並保存一代過一代。

我自己印象很深刻的,就包括夏威夷歐胡島的日本神社,還有波士頓的中國城,前者見證了一個移民的歷史,並且這些史蹟,不像台灣早期在民族主義下被破壞殆盡,而是完善的保存並持續祭儀,縱使日美曾經為敵,但也不影響文化的存有。後者則從「很不美國」的中文招牌,看見了移民們的原鄉認同,甚至是「祖國」的認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統中國」之爭,在太平洋彼岸,通行英語的超級大國裡上演著。

這樣的多元,以及這樣文化的存續乃至融合,在看完這本書後,都讓我對這個國家激起了更多的好奇與想像。

有趣的融合,是移民至此後交會的「美式文化」,好比中國城傳承自日本移民,不曾出現在其他華人文化圈的「幸運餅乾」,或是遠從中亞而來,卻有著韓國特色的「中亞高麗」文化。都在這塊土地生根,持續地為自由的國土,勇士的家鄉,塗上更豐富的色彩。

走過看過,不只風景

這本書裡,講述的不會是「美國有多繁榮」、「美國有多棒」這樣的樣本宣傳,而是透過鐵路、透過公路、透過各式各樣的路線,Jerome讓我們看見了美國的過去,以及那些被埋沒的故事。

我想我印象最深的,或許就是美國鐵路與66號公路了。前者是我們對美國相對陌生的交通方式,但這樣的鐵路之旅,卻讓人能一覽這個國家有多麼的大,以及途經那曾經的發展軌跡。後者則是一條在美國文化與歷史中堪稱傳奇,如台灣「省道」的存在。透過Jerome的實地走訪與介紹,我們看見那城市發展後,沒落乃至於被遺忘的曾經,特別是他提到風行世界的迪士尼動畫《cars》中的「油車水小鎮」,敘述著一個失落,但值得被保存住的過往,隱藏在這個實際上消失,但精神上不會消失的路途中,讓看過動畫的我共感十足。

《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帶我們走過看過,不只是「美」景,還有那些「美」妙的文化,還有說不完的故事。我是真的,看完後很想也到這些地方走一走。

此外,Jerome本人的文筆,更為這一章章的美國旅行,激發了更多的思考。不論是世居的海島土地,在資本主義的現代成為被買賣的資產,無法為原居者所有的現實;還是在爭取民權的自由路上,究竟願意犧牲多少的思辨。

翻開《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帶我們走入不一樣的美國,看見整個世界。也刺激著我們想要踏出門,走遍每個角落的衝動。看到的,不只有風景,還有風景背後,說也說不完的曾經。

楊佳榮,《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記實》,2023,時報出版

Jerome的個人網站→https://ltsoj.com/

更多書心推薦

《異人茶跡》:翻開漫畫,走進英國人開啟的台灣茶金歲月
書心推薦│看見台灣的N種方法:《從資訊地圖看臺灣》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