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和我一樣是個地圖控,很喜歡看著各式各樣的地圖,任憑想像恣意馳騁在地圖中,就好像自己身在其中呢?還是,你是個很勇於探險,與充滿好奇心,對於未知的地方,充滿著嚮往與想要到那看看的衝動呢?那麼,你一定要讀這本《地圖之外》。
打開你的Google map,跟著本書作者─英國的社會地理學教授Alastair Bonnett,一起探索在地圖之外,那些被遺忘的、失落的、隱密的地方吧!
地方的魔幻魅力

地方(place)有著一種魔力,讓人嚮往、追求,甚至為此爭執,這本書,就是圍繞在各種地方的奇幻魔力中,從沙漠到大都會、從海洋浮島到內陸消失之海、從兵家爭奪之地到眾人無視之所,集結所有地圖之外的各種地方之大成。
地方的魔力在於它無限的想像性,也在於它的多變性,看了本書,你就能明白,好比小時候的「秘密基地」這類幻想小王國、還是從A改成B,從B改回A的各種爭奪;
「地方不是舞台,不是我們演出人生時的布景;他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p111)
正如作者所述,我認為看完本書,你會想要顛覆以往「人事時地物」的概念,因為地方與人環環相扣。舉個簡單的例子─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既是說明一個人類創造出的地方,也是述說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在以前,「巴勒斯坦人」並不存在,直到猶太人「復國」,巴勒斯坦才有了意義,甚至成為一種標誌,地方與人的牽連,由此而生。
人地之間

在討論人類之所以會爭執這件事時,我們很難忽視掉「認同」(Identity)這回事,而地方,正是形塑人們認同的最大關鍵。你會認同「北部人」、「南部人」而做出區別甚至爭執,我們也會認同「台灣人」等,加以辨識劃分,這就是人的認同,與地方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書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說這件事。
好比其中有部分在談「邊界」,作者說明得非常觸動人心:
邊界絕非只是排他線,邊界的眾多反映人們政治選擇、文化選擇分殊多樣的本質。邊界的弔詭之處,在於他們阻絕了自由移動,卻又暗示一個充滿選擇與可能性的世界。(p230)
或是這句台灣人很有感的:
擁有或控制某個地方,不代表那地方就是該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161)(或許加上「曾經」在頭會更有感)
地理大發現,還在上演

作者透過他的考證與走訪,發現很多我們從來不知道的地方,也許那是在深山荒野,也許那就在你我身邊。
他認為,有太多太多的地方,仍值得去發現與探索,地圖上所陳列的,並非全部。在地圖之外,還有很多沒標示出來的地方,地理大發現,其實還在上演。
不談上面提過的國家民族之爭,其實我們近來興起的「秘境熱」,就是一種仍在上演中,對於遺落的未知地方之探索。
這本書真的很有趣,也很有深度,看完,會讓人有想要起身,從身邊開始,再度發覺自己所處地方的衝動。
翻開《地圖之外》,繼續發現地圖之外的有趣與意義吧!
=================
更多書心推薦:
【書心推薦】文化真的全球化?讀Jean-Pierre Warnier《 文化全球化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ulture 》
【書心推薦】增訂版臺灣歷史地圖
書心推薦─村上春樹《黑夜之後》,黑夜來臨後,又是另一個世界
==================
故事、說故事,那一定不能錯過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是不是該追蹤一下IG呢→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