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推薦│開箱!全新嘉義博物館,創造旅行新嘉憶

E1C65589-17BE-4BDB-B504-96447A653A79

在大學時期,我常常一有空就會到處跑,其中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嘉義市。通常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會漫步在嘉義的林業文化軸帶,從森林之歌到檜意森活村,感受這座城市曾經的繁華與文化氣息。

其中有一個點,嘉義市立博物館,是我特別喜歡去的地方。

當時的嘉義市立博物館(以下簡稱嘉博館),主要是以嘉義的化石以及一些地質科學為展出,雖然對我而言不是特別有興趣的題目,但我就喜歡來這裡。

在我畢業後,嘉博館也跟著停止對外開放了,歷經好一段時間的整修,終於在今年(2021)重新開放,並以「城市博物館」的概念,重新打造這個空間。將它變成展示嘉義歷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館,這完完全全的對了我的胃口,所以成了我此趟嘉義之旅的重要一站。

開箱吧!嘉憶

IMG_0697

走進嘉博館,大廳給人一種截然不同的新風貌。我雖然忘記原本的大廳長怎樣了,但現在的樣子,絕對比起以前有所不同,並且多了更多在地元素。

除了原本就有的特展廳與福義軒賣店,這次嘉博館還新增了兒童展廳,讓小朋友從可愛有趣的互動中認識嘉義,更照顧到不同族群與年齡層的需求。

IMG_0720

再走進這次一樓的特展廳前,我在門口邊的陳澄波畫作旁站了一段時間。在嘉義各處都可以看見這位嘉義畫家的作品,而這幅 在嘉博館內的 《展望諸羅城》 畫作特別大,顯現出1934年那個充滿活力與奮進感受的嘉義市。

IMG_0704

從每個人日常的回憶開始,走進特展廳,透過《開箱吧!嘉億》,帶人回顧這座城市的過去。
這場展覽以「回嘉回家‧1980」的時空背景貫穿全區,以祖孫三代同堂家的故事出發,串起「開箱筆記」、「家憶百寶箱」、「嘉義時光機」及「在嘉好時光」四個軸線單元,將徵集到的142組共296件文物,以故事性的敘事手法做鋪陳,展出文物的歷史從日治時期橫跨到1980年代,多個面向呈現嘉義常民生活的迷人樣貌。

像是這些日治時期的神社舊照片,讓我們發現被遺忘的嘉義面貌。如今在到嘉義公園的遺跡前想像曾經的神社全貌,讓旅程似乎又更加不同也多了更多感受。此外,像是明信片也是一個流傳後世,顯見時代特色的物品。如展品中的《羅山信用組合明信片》,不只是豐富多彩,更顯示了當時的政治措施,像是將儲蓄、守時等觀念,印在明信片上。

IMG_0705

以前的一些建築已經消失,但照片保留住他美麗的身影。如我剛才提到的嘉義神社,還有這棟文化路郵電局,都是這次展出,被保存下來的美好回憶。

IMG_0706

不只是影像,有時一些物件,也成了城市記憶、家族回憶中重要的部分。像是這些木工道具,顯現當年嘉義因阿里山林業開發,而發展出的產業樣態。這些道具都是由觀光工廠愛木村提供,愛木村前身為老字號製材廠「順益木業」,早期木業興盛時是木工廠的上游。當年所使用的木業手工具,如割鉅、鋼索、吊鉤、翻材鉤、畫線器等,已經不再有利用價值,但卻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回憶。

IMG_0708

說到回憶,地圖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個年代、不同人所繪製出的地圖,絕對各不相同。像這張地圖哩,我們可以見到很多舊時的地名,而發現隱藏在地名中的在地回憶。

IMG_0711

另外一種變形的地圖,如名產地圖,不只是可愛,也呈現當地的產業風貌。看看嘉義,他的木業標誌,在其他地方是相對少見的。

IMG_0713

有些文書在當時很重要,至今也是如此。像此次特展也展出了清代的契約,難免會讓人多停留腳步仔細閱讀上頭的字,就像當年那些立約的甲乙方一樣認真閱讀著。

IMG_0707

在展場的「嘉義時光機」區域,布置得有如舊時嘉義東市場街區,讓人們彷彿穿越時空,到達過往,發現隱藏在日常的不凡故事。

從古早味網絲肉捲攤販到糕餅師傅、剖香腳藝師、燈籠職人、活版印刷技師、旗袍師傅,還有老醫館、老相館、百貨公司等各行各業的人們,百工過往的日常在這裡匯聚,讓旅客一睹嘉義的豐富日常。

IMG_0714

而說到日常,車站絕對是個不能忽略的場域。你知道第一代嘉義車站的樣貌嗎?透過這次的展覽,我們重新發現了嘉義的迷人風采。

IMG_0712

還有被掩埋在時代記憶的甜蜜回憶。糖鐵嘉北線,是個我未曾經歷的時代,但透過一張張車票、一則則故事,似乎也能品味到當時人們搭上小火車,前往北港朝聖的甜蜜回憶呢。

IMG_0710

離開展場前,別忘了來玩一下互動闖關遊戲,測驗看看這趟回憶之旅你學到多少吧!

開箱吧!嘉憶
展覽期間:2021年1月23日至6月13日

展望諸羅,發現嘉義無盡魅力!

9E04B805-5EFC-4104-8A7C-138FEB6858F3

順著捕夢網河流,走上嘉博館二樓,旅程,才剛開始!

以前那個介紹嘉義地質、地球科學,有著些許損壞互動裝置的展覽空間,如今全然不同的換成了《展望諸羅》常設展,從諸羅城的整體概覽,到產業經濟、自然環境、藝術人文,再到桃城百味,讓我們發現嘉義的無窮魅力!

IMG_0717

你知道嘉義為什麼會被稱為「桃城」嗎?走趟嘉博館,看看清代諸羅城的示意模型,你就能明白!

IMG_0716

而說到模型,最讓大人小孩喜愛,也最讓人難忘的,就是那1:87的嘉義市火車動態模型了!在這裡舒服的吹著冷氣,就能飛越嘉義,認識這座城市得故事。像是曾經的糖鐵、蔗園。

IMG_0715

或是獨立山上一圈又一圈的火車繞行。

IMG_0722

還是車站旁的新生古蹟。

IMG_0723

曾經的林業風景。透過動態展示,讓人明白這些林業器械如何運作。

IMG_0721

當然,還有做為樞紐的嘉義火車站了。

IMG_0724

依依不捨的離開動態模型展演區後,走沒幾步,就到了中央噴水池意象的「古城新城」區,以古稱「桃仔尾」,舊城的邊界,如今稱作中央噴水池的城市核心,讓人們發現嘉義的歷史與人文。

IMG_0726

最多人喜愛的,除了動態模型外,莫過於「桃城百味」區了。火雞肉飯、砂鍋魚頭、豆漿豆花…走進這個彷若嘉義市街的展區,除了拍個不停外,也讓人們認識這些嘉義食物的獨一無二,還有背後的來由。而看著那些說明,不免也讓人流口水,肚子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IMG_0732

轉個彎,走近百工的商家,認識嘉義的產業風貌。

IMG_0731

繼續走到底,可以看見如今嘉義的多元文化風景。像是嘉義的空軍眷村,如今我才明白,為何那裏的路要稱作「志航街」了。

IMG_0730

這些模擬出來的城市風景讓人快門按不停,而在參觀完後,不免也會使人想再到現場走訪一次。

IMG_0725

再離開展區前,別錯過這個有趣的光影互動裝置了!

交趾陶館:建築上搬戲-來聽廟尪仔講古

IMG_0727

你知道交趾陶嗎?這種極具文化魅力的藝術作品,最常出現在廟宇建築上頭。而嘉義,正是交趾陶的故鄉。在過去的嘉博館三樓,就一直是交趾陶的展示空間,如今更新再開幕,這個重要的文化藝術,可不會隨著博物館更新而消失。

一起走進嘉博館,發現交趾陶的魅力吧!

IMG_0728

我們對於那些街邊小廟乃至於大型宮廟上頭的雕梁畫棟或許習以為常,殊不知這些對外國人來說是多麼獨特且華麗的風景。每個交趾陶作品都是如此細緻,來參觀嘉博館三樓的展覽,更能發現它的魅力。

IMG_0729

不只是人物,蔬果也可以成為交趾陶的主題。

IMG_0735

從生硬的陶土到活靈活現的尪仔要費多少功夫?從這趟展覽中,更能理解每一件交趾陶作品的不易,也在下次走過廟宇時,會讓人多停留一段時間,好好欣賞上頭的藝術之美。

IMG_0733

不論是西遊記的民間神話。

IMG_0734

或是三國演義的民俗歷史,交趾陶呈現著是一個文化的具體呈現,捏造出文化最迷人的風采。

IMG_0736

就像這盤交趾陶的水果,你明知到這是不能吃的藝術品,卻看上去讓人很想吃上一口。走一回更新過後的嘉博館,彷彿走進嘉義的記憶時光屋,使得參觀者縱恆嘉義古今,深入淺出的認識這座城市。也讓人在走完這裏後,更想走出博物館,再次深度的走訪嘉義,感受它獨一無二的魅力,而留下永遠難忘的美好回憶。

嘉義市立博物館

地址:嘉義市忠孝路275-1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

官網FB

嘉義住宿優惠搜尋

Booking.comagoda

更多嘉義遊記

嘉義│嘉義市立美術館,走進藝術,你也+1!
回嘉作夢│台灣花磚博物館,找回台灣老物的色彩斑斕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